奇石馆里奇石多

2010-05-18 07:44 来源:河源新闻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河源赏石界,张华明可算是小有名气,熟识他的人多尊称他为“明哥”。张华明才四十挂零,玩石也才六年,不过他玩石头的传奇经历可不少。
    坐在我市“奇石一条街”的盛世奇石馆内,琳琅满目的石头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或似人物,或像鸟兽,或类山水,或如苍宇,有如一个石头的大家庭,一次石头的大聚会,让人留连忘返。

    为玩石,卖掉两幢楼
    古语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没想到在河源赏石界小有成就的张华明原来还是一家知名企业的设计工程师。他1970年生,东源黄村人,父亲是东源县公路局干部,家中弟妹四个,他是兄长。他喜欢设计,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就被深圳马士公司推荐到湖南大学学习电脑绘图。1995年在宝德公司担任工程师,1999年至2003年在恒宇集团任高级工程师。他说这四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2003年,看到河源强劲的发展势头,他激流勇退,回乡玩起了石头。
    有人说“一死食白药,二死玩腊石”。自从玩石以后,他对奇石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为了筹集资金,2006年他忍痛卖掉了位于东源仙塘商业街的两幢价值达百万的四层楼房。
    奇石,上苍恩赐人类的珍宝,自然天成。它或色艳形奇,或质佳纹美,气象万千。每一方奇石都是一首无言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只有摆放到位,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现给人们,方能体现奇石的绝妙之处。他说,自己与石头有种缘分,好像天生就是一个玩石家,搞设计出身的他懂得如何摆放一块石头。在盛世奇石馆里,精妙的奇石或高,或低,或侧,或卧,显得错落有致,意蕴深邃,让人叹为观止。
为石头,几经出生入死
    在河源赏石界,无论在赏石、藏石还是在购石上,他都称得上不折不扣的“大哥大”。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玩石家就是坐在整洁而堂皇的奇石馆里,泡上一壶绿茶,天南海北,围“石”而话。可张华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要找到一块心仪的石头,非得脚上跑破几双鞋,身上掉几层皮才行。他可以为石头,跋山涉水奔波各地而不辞劳苦。为此,他几经出生入死。
    今年2月25日,在云南一个边远山区,他独自一人横穿大山去预定地点寻找石头。走到半山腰,前面遇到山体滑坡,路断了,过不去,他寻思怎么办。突然,一阵五级山风刮过来,吹得人摇摇晃晃。他眼睛都不敢睁,更不敢往旁边看,旁边虽然称不上万丈悬崖,但也有20米左右的落差,浑身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打了一个寒颤。有着多年山区遇险经历的他迅即丢掉随身带的矿泉水,扔掉棉衣,转身就往回走。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到三十公分宽的山路,上来本来就不易,想下去更难了。再三思索之下,他蹲下身子,手脚并用,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往回爬。回到山下安全地带后,他转身对着身后的大山,禁不住虔诚地拜了三拜。
    谈起这件事,他至今心有余悸地说,在那种情况下,才真正地体会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路是对的,就不怕远
    赏石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带给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轻松。对于河源黄蜡石,张华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河源黄蜡石不能在自己圈子里“打转转”,也要融入珠三角,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赏石大家庭。只要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路子,凭着河源黄蜡石的“后发优势”,就不愁融入不了全国赏石大家庭。为此,他正准备参加今年四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第三期奇石鉴评师培训班,还将带着河源黄蜡石前去鉴评。
    在张华明的眼里,石头凝天地之精华,是有灵气的,更是有生命的,可以与之对话,与之交流。 “在玩石头的过程中,通过和石友的交流及查看书籍,我觉得石头文化就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他如此感慨道。他说,在收藏石头过程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见证一段历史。
    回顾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张华明诙谐地说:“奇石世界非常美妙,具有令人摸得着、看不透的文化内涵,让人一往情深。”
    可见张华明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石缘亦有人缘。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