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大中通宝

2009-10-20 00:00 来源:编辑部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中国历史上,发行过钱币的农民起义政权为数不少,然而这些钱币绝大多数随着起义的失败,也是昙花一现。唯有元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铸的体现其建国纲领的“大中通宝”,伴随其建立起明王朝,最终成为朝庭的正式钱币。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安徽凤阳人,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字国瑞。因为家中赤贫,父母给地主种地,他则帮地主放牛。后来,他来到一个小寺院当杂差,在寺院混口饭吃,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衣衫褴褛的农民竟成了日后大明朝的开创者。当时元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元顺帝性情残暴,又荒淫无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印纸钞,此外还强征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万人,在两万军队的监督下开掘黄河水道。广大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压迫,纷纷揭竿而起。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下。由于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赢得了郭子兴青睐,被提拔为镇抚,并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元朝至正16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路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南京),自称吴国公,接纳了老年儒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用十年时间巩固自己的根据地。至正21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置宝源局,开始铸大中通宝钱,分五等,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及当十。取名“大中”,应是为体现其“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政治口号而铸。1367年,小明王韩林儿在驾船到南京的途中落水身亡,朱元璋清除了内部障碍,改元为“吴元年”,正式下达了南北作战的命令,其中北伐檄文中就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口号中明确提出“恢复大中华”,就是承袭铸“大中通宝”时的路线。

2009102010347137

    从“大中通宝”到北伐檄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可以看出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其建国纲领就是: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重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把老百姓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正因为朱元璋有着高屋建瓴的政治思想,不以抢夺美女玉帛为目标,倡行仁义,才为其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而他的军队不久风驰电掣般打进大都 北京 ,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朱元璋终于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事,改大都为“北平”。这时,仍铸行有大中通宝钱,背文加铸“北平”等地名,但已不能算起义军钱币了。

公司标志
编辑:小米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