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来临时期,抱团生长总让企业觉得踏实。而在普遍认为危机年后开始复苏的2010年,一些品牌携手或结盟的事件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3月份新中源陶瓷将推出“千人包机 厂价团购”大型团购活动,携手北京红星美凯龙、北京苏宁各专卖店为业主带去上万元的附加值;1月19日,中国家具商贸之都联盟聚首乐从,商讨2010年集合四地资源形成合力在二、三级城市流通大卖场进行联动促销售的思路。年初浙江家具品牌又开始了联盟倡议书,前两年频频出现的家居联盟方才唱罢,虎年开头联盟集结号又开始吹响,家居业对联盟的热度并未减退,彼时联盟和此时联盟有什么不同?结盟之初的构想与之后的现实操作又有着怎样的差距呢?首先搜房网记者为您总结家居业内几大典型性结盟: 一、“联盟是和卖场谈判的筹码” 联盟是互相之间存在利益关系的共同体。作为有些家居企业来说,要取得和红星美凯龙或居然、集美这样大卖场的谈判权,单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通过拉帮结派,建立有着共同需求和目标的团体,即以结盟形式增加和卖场谈判的筹码,这在家居业内有鲜活的例子。香港家私市场品牌联盟成立于08年初,有包括富运、伟安、红苹果、皇朝、华源轩、左右、恒大在内的30家品牌企业加入。香港家私市场品牌联盟成立之初的目标是组织同盟成员开发新市场,管理经营以及更好的合作。在所有家居业联盟中,它已经算得是颇有作为的一个。先是携联盟品牌在北京、成都等地举办“香港周”,而后率军进入北京集美打造“香港品牌馆”,继而在上海建配龙建造全国第二家“香港品牌馆”,迅速帮助盟品牌进驻一流卖场,并且形成拧绳之势。 典型代表:香港家私市场品牌联盟、广东家具品牌联盟、浙商名家具品牌联盟(目前还未真正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