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乐网如何“邮乐”?

2010-08-16 13:57 来源:中国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邮政终于出手B2C了,在国进民退的大环境下,是一种必然。只是似乎来势显得凶猛了一些,与TOM一起,带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资源杀入本就不平静的B2C领域,虽然没有放出什么豪言壮语,但其内隐的霸气丝毫不减,令对手生畏。

    毕竟目前B2C投入最大的就是物流,而邮政的物流体系可谓中国最大最全的,积聚几十年而就。只是它欠缺了更为灵活的体制和运营B2C成功的经验,这些又由其合资公司TOM来完成。

    TOM自从从EBAY手上接手易趣后,一直未能在淘宝及后来兴起的B2C格局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反而被后起之秀拍拍甩得越来越远。虽然近一年借助海外代购之势欲东山再起,可在新的关税政策下,这一理想已近破灭。联手邮政,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强强联手,似有柳暗花明之兆,奠定未来B2C新格局指日可待。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及智囊团成员——庄帅看来,邮乐网如何才能真正“邮乐”起来呢?

    一、资源互补:

    这是这两家公司合资的初衷,邮政有的资源:拥有4.6万个邮政营业网点、3.6万个银行网点以及15万名配送人员,邮局的客户资源自不必说了,中国10亿成年人有多少人没有去过邮局寄东西呢?

    TOM有的资源:包括TOM门户网站、NBA中文官网、鲨威体育、无线增值业务以及TOM-Skype,在户外传媒业务上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大连、济南、厦门、成都等二三线城市设立附属公司,在电视娱乐业务上的收视率两位数增长。

    一个后端一个前端,两类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互补,邮乐起来是件很容易的事件。可是现在的现实问题是,资源如何互补?毕竟这些资源均具有盈利性强、与竞争对手交叉的特点,而且分散在两个集团内部,在没有很好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下,集团内部握有这些资源的小头头们愿意将这些奉献给盈利不够清晰和明朗的“邮乐网”么?

    那么对于“邮乐网”来说,可能进行内部价格购买资源的方式更可行一些,只是这样一来,如何平衡现有客户(同时有些是竞争对手)的利益则是摆在“邮乐网”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槛!

    二、体制对接:

    实际上许多企业的业务成败并不在于没有钱、没有资源、没有人,反而许多资源很多、钱很多、拥有很多优秀人才的企业的业务反而没有普通的一些企业做得好,为什么?

    体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邮政的国企体制及TOM的互联网娱乐体制,这两个反差极大的因子结合在一起,结出的“邮乐果”会如何?实际上发挥一些想像就可以有些预见。

    那么想要“邮乐”起来,就要招聘更多的外聘人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邮政和TOM只是提供资源对接的人员来进行资源支持,如果造成内部两种机制的派系之急和冲突,最终的结果就是内耗过大,埋下祸根。
 
    三、饭碗之争:

    面对竞争,京东、红孩子、凡客们如果失败,那直接是丢了饭碗,连公司都消失了!而邮乐失败,对于邮政和TOM来说,仅仅是一项新兴的合作项目失败罢了,两家公司正常的主营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那么在这样的竞争心态下,一个是拼尽全力,一个是无后顾之忧。

    这让我想起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拍拍就竞争不过淘宝呢?我说淘宝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拍拍输了,还有腾讯很多业务呢。

    看来,背水一战很多时候在竞争中是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和前两者无关。

    那么邮乐想要能够邮起来,乐起来,就要告诉整个团队,如果邮乐失败,就什么都没有了!把自己放在背水一战之上,制造内部危机意识,而不是必胜意识,应该更容易“邮乐”起来!

    四、互联网基因:

    TOM在互联网的经历只能说是一个又一个失败的案例,邮政在互联网则没有任何基础,加之邮政一直以来给人恶劣的服务态度和行动缓慢。整个邮乐网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从互联网基因进行,互联网有哪些基因呢?

    1、尊重网民:互联网是网民占主导的地方,任何一家网站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尊重和重视网民的体验和意见、建议,如果仍然以线下的老大地位自居,无异于自绝于网民;

    2、快速反应:在互联网你就是要“快”,回复留言要快,最好是刚问马上能够有回应;处理问题要快、更新商品要快、价格调整要快、营销速度要快、物流自不必说,一定要快。如果你慢了,你的对手很快就会抢占你的客户,因为快等于尊重、等于效率、等于满意;

    3、新鲜、刺激、有趣:温吞水的页面、没有力度的促销、一成不变的商品、呆板的客户体验……这一切在线下资源稀缺的邮政网点可以出现,在网络邮乐需要创造更多的新鲜、刺激、有趣的活动、互动、商品,否则你会发现你的客户被具有这些特点的网站吸引走了,而且不再回来。哪怕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当然,互联网基因还有很多,但这些是留住网民很重要的方面,对于一家B2C网站也不例外。现在在邮乐网,这些基因显得似乎很少。

    五、价格之战:

    拼价格的前途有多大?实际上在我看来,很小。特别是全品类的竞争,通过研究发现,邮乐网这么多品类,很突出的品类并没有。也就是说我上邮乐网,即不是去买服装、也不是去买数码产品、更不是去买母婴用品和零食……似乎看起来都有,可是却不全!

    所以除了价格,还要全!否则我会选择更全的网站,这样我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是价格战之前的消费心理。如果没有领会到这个心理,仅仅以为是进入价格战即可,那么注定会大败而归。

    那么邮乐网要让网民乐起来,要么做全所有品类(可能性似乎不大),要么就做全一个品类,起码我买数码产品会选择京东,至于在这过程我会再买什么,则全靠网站的转换力之功了。

    通过这五点的分析,如果邮乐网能够在未来半年做好这些,那么真正“邮乐”起来应该不是难事,只是我对于这个联姻现在仍然持悲观态度,因为如果乐观,那么中国的互联网就会失去更多“民”的乐趣,剩下“国”之资源和规模了!

公司标志
编辑:fhp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