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别中了权利的“毒”

2010-07-15 15:47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世间有一种毒药,叫权力;人类有一种疾病,叫权力中毒。

    有的人做员工时人见人爱;一提拔成管理者就立刻“权力中毒”,说话口气不对了,随口一句话都让人听着不舒服,人见人厌,很快众叛亲离,他成了孤家寡人。权力中毒的人觉得自己“说一不二”、“威风干练”,很有领导样子;他看不到自己其实是在播种怨恨、积累敌意、激发对抗。被管的人阳奉阴违、耍滑硬顶,甚至伺机报复。

    古有儒家讲仁,佛家讲慈悲,道家讲无为,力图为人类解毒,为人类免疫。今有管理学者呼唤领导力,提醒管理者要多用“非职位权力”而不是“职位权力”。

    中毒人群

    权力中毒的人,几乎遍布各行各业、各类人群。

    一位亲戚警校毕业后成为狱警,上班经常训犯人,“141号,蹲下!老实点!”。不到一年,在家里说话也有这个味儿,不管是兄弟还是父母,好像也成了她的犯人。家人就盼着她周末别回来。

    有一天在电梯里,楼上5岁的小男孩眼泪汪汪。他爸爸把他的头往墙上撞,“没用的东西,还不如死了去”。姥姥担心“这孩子迟早哪天会被他打死。”没有亲眼看见,我无法相信就在我身边还有这样的家长。

    一位朋友,以前是业务骨干,乐于助人,人缘特好。后来做了主管,颐指气使,没两天下属就受不了了。她很享受的是:背着小手到处巡察,看有没有上网的、偷懒的。下属很快开始搪塞她、顶撞她,一个个都变得不听话,而且下班就躲着她、绝不与她交往,一有机会就对人说起有损于她形象的经典事件。

    一位名校毕业的女孩,娇小温柔,人见人爱,入职后负责采购。开始供应商请她吃饭她会感激,互相是朋友;现在她直接开口要“孝敬”,无论为她做什么都成了应该的,而且胃口越来越大。供应商对她恨之入骨,暗中努力抓她的把柄以图反制她。“笑里藏刀就是我现在这样”,供应商这么形容自己。她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些人都得罪完了,如果哪天离开了这家公司,这些“朋友”没一个会再理她。

    总的来说,使用职位权力的频率越高,越容易权力中毒。黑社会成员、城管、警察等是暴力的实施者,工作需要频繁使用职位权力,特别容易中毒。政府官员、家长、采购人员、各级管理者等凡是手里有点权力的人,如果习惯于使用职位权力,也有可能中毒。

    心理试验——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比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

    没用多长时间,“看守”就让“罪犯”彻底地屈服了。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做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不停地互相大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使用权力仅仅6天,温文尔雅的学生就变成了虐待狂,权力中毒竟然如此之深。与试验相比,现实生活中的权力中毒深度可能不同,但病态发展趋势却是相似的:关爱之心逐渐泯灭,变得漠视他人痛苦,然后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人,对“让人屈服”上瘾。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