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05年,由赵本山担任董事长的本山传媒公司挂牌成立。旗下的“刘老根大舞台”很快形成了一个知名的商业连锁剧场,并扩张到东三省。
这期间,赵本山以他的弟子作为主力演员阵容,相继投拍了《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多部系列剧,并由此逐步拼合起赵本山控制的娱乐商业版图。
靠着二人转、电视剧和刘老根大舞台,赵本山的商业运作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给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在目前赵本山的商业模式中,投拍电视剧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不过,一开始他投资的是电影。虽然早在1992年,他就与方青卓主演了电视剧《一村之长》,1997年还参演了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但身份毕竟都是作为演员而已。
1998年,他开始自己投资并担任主演,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合拍了贺岁片《男妇女主任》。这部片子获奖不少,但是作为商品而言却非常失败—《男妇女主任》票房惨淡。
从赵本山在经商初期显露出来的特点来看,他并不适合搞电影。首先,电影的主要消费者,欣赏口味和欲求相对较高,如非冠以“重大某某题材”并辅之以非市场化的有力推广,此类电影难以在城市院线取得票房;其次,按照他以往生意中擅长的“化成本为利润,关联产业同时运作”的特点,电影这个制作、发行、院线、DVD出版等利益的切割更为专业和细分的庞大产业,操作起来尚非赵本山所长。
但是,在赵本山追逐电影的这段时间,二人转这种东北传统民间娱乐的产业价值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六
当二人转和赵本山相遇之时,这应该是两者之间的幸运。
2001年,赵本山受高秀敏的邀请来东北看了张小飞的二人转表演,并且“躺在凳子上乐完了”。此前,赵本山已经远离二人转表演近十年,这十年也是赵本山登上央视平台之后名声渐起、眼界渐开的十年。十年后的为之动情,不仅是情感或艺术上的“朝花夕拾”,更在于赵本山重新发现了二人转存在着被低估的巨大商业价值。
事实上,赵本山在央视的表演,有着二人转的极大影子。但是此时即使逗乐赵本山的张小飞,也仍常常在田间地头表演,当地农民甚至只花1元钱就能看他唱戏。
赵本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为二人转的推广奔走呼吁,并将相关元素植入自己的春晚小品之中。同时,他不断在寻访优秀的二人转演员。除了通过各种渠道推荐,他还引入了比赛选秀的方式,首先于2001年和东北的一家报社联合举办了面向辽宁的“赵本山杯首届二人转比赛”,2004年又举办了面向东北三省的第二届二人转比赛。此举广泛罗致了民间人才,也起到了营销推广的作用。赵本山的努力,使其本人在2008年被认定为二人转这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成为这个文艺门类和演艺市场的领导者。
而此时,比赛中的佼佼者以及赵本山所寻访到的优秀演员,都被其纳为弟子。2008年2月,举行了公开的收徒仪式—35位徒弟正式拜入他门下。正式拜门后的赵门弟子身价倍增,当然,产业和市场所需的人力资源要素由此也基本被赵本山招揽于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