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里挖“金子”的领头人

2011-11-30 09:07 来源:和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沙漠,意近“死亡之海”。没有生命,没有人愿意接近它。但有这么一位民营企业家,几次放弃城市生活,把人生中最珍贵的23年献给了大漠。

  这位企业家叫王文彪,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这片沙漠叫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

  1988年,王文彪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政府秘书岗位,“竞标承包”当了沙漠盐场的厂长,那年他29岁。

  盐场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无机盐储量丰富。可是,那个地方,埋着黄金也不好干,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围在盐场四周。

  能不能在沙漠里修条路?1997年,王文彪顶着巨大的阻力,东挪西借筹了7000万元,开始了伟大的“修路工程”。

  路修通了,谁知公路又奇迹般地消失了。一场大风把公路全淹没了。

  从不服输的王文彪,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3年时间,巨额贷款,数百工人,他怎么交待?王文彪意识到,修路治沙,蛮干不行,必须科学治理。可是在沙漠里种什么呢?用什么方法呢?王文彪不断地试验,种下一批,死亡一批,再换一批。

  真正的智慧在民间。王文彪开始走访大漠深处的牧民。偶然间,一种叫甘草的植物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叫甘草的中药材,在库布其沙漠长得又多又好。王文彪沿着路基的两侧,种了近20万亩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绿化带。

  3年以后,一条全长65公里、宽10公里的穿沙绿色大通道终于打通了。

  公路一通,盐源源而出,钱滚滚而来,盐场一下子成了聚宝盆。没过多久,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世界第一。

  路修通后,亿利人终于长出一口气!谁知没多久,王文彪告诉下属,他决定投资库布其,搞沙漠产业,遭到大部分人反对。

  王文彪解释他的沙产业模式:农牧民以沙漠荒地入股,以劳务有偿种树;企业用经济林和中药材做绿化,既能卖药材,又能“产”土地。农民有收入,公司有钱赚,生态有改善,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王文彪的思路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修路中,王文彪积累了大量的治沙技术,他筛选了耐旱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沙柳和甘草;发明了甘草半野生化栽培和水冲沙柳种植技术,使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比普通方法提高了60%……

  20多年来,王文彪通过种树、种甘草、建锁边林、生态移民、飞播种草等方式,绿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积占整个库布其沙漠的1/3。

  为了让沙区牧民摆脱沙漠困扰,王文彪建起了沙漠牧民新村。他们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成为菜农;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成为新式牧民;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亿利七星湖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成为旅游业的服务者。过去千动员万动员都没人参加的植树造林,现在大家抢着去。政府甩下了沉重的包袱,绿化荒沙成了企业的主动行为。

  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王文彪娴熟运用经济规律,以市场手段配置各种资源,吃透用足政府各种政策上至国家林权改革、鼓励发展新能源等政策,下到内蒙古“禁牧休牧”、“鼓励沙产业发展”等政策,不断拉长产业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以沙治沙、以沙养沙。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