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错管理”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原则(2)

2010-03-29 14:48 来源:BSI中国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防错设计开发:针对前述阶段利用FMEA等工具筛选的可能不合格(潜在失效模式),针对技术、成本可行性,便捷性和可靠性进行方案开发,并最终选择强化或防错的对象特性。

下表是某制造类企业的防错实施计划表(节选)

 

工程/技术

物料/采购

制造

品质

人员

检查表

BOM/供应链

传感器放大/警示

QC数据/签板

设备/材料

传感器放大/色标

色标/三定/
/特定搬运

夹具/治具/
/色标

自动检测

方法

FMEA/设计验证

FIFO/盘点

拉灯/反应计划

标准/8D

测量

打样/PPAP

库存周转/
全库存

检查表/首检

校准/MSA/
度样本

   根据差错(失误)发生的时机不同,防错可分为以下三大类:预防,警告,检测/探测类。结合行业特点和经济性,以及顾客特殊要求,防错措施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使用非常普遍,对策种类繁多、差异很大,限于篇幅在此不能穷举。例如,检查表在制造行业可能不是最有效的防错措施,但在某些特殊行业却是最佳选择,比如航空和医疗行业:飞机起飞前,驾乘人员必须根据规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相关项目,全部达标后才可以起飞;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后清点器具,防止理疗事故发生。再如,颜色管理在制造行业应用非常普遍,在服务行业也有很多经典的例子:麦当劳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用于厨房/餐厅和卫生间三种拖布。

   另外,有关防错对策(治具)的设计开发原理很多,本文不做详细论述。对防错工具感兴趣,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防错理论的读者,可以参见本文的推荐读物。在此只举一个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例子,如利用防误法设计结构件(结构件上设计凹槽,不对称孔及挡块,以确保安装位置的正确性),以便确保装配过程的明确性。其优点有:节省材料使用,降低总重量,维持更为高效的物质流,改变平衡,更为有效的支持负载,确保正确的装配,对零件进行检测及定位,对零件进行整理等。

   防错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应结合实际运行控制效果和可能的变化影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评价和改进。

公司标志
编辑:李永江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