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设计开发:针对前述阶段利用FMEA等工具筛选的可能不合格(潜在失效模式),针对技术、成本可行性,便捷性和可靠性进行方案开发,并最终选择强化或防错的对象特性。 下表是某制造类企业的“防错”实施计划表(节选):
根据差错(失误)发生的时机不同,防错可分为以下三大类:预防,警告,检测/探测类。结合行业特点和经济性,以及顾客特殊要求,防错措施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使用非常普遍,对策种类繁多、差异很大,限于篇幅在此不能穷举。例如,“检查表”在制造行业可能不是最有效的防错措施,但在某些特殊行业却是最佳选择,比如航空和医疗行业:飞机起飞前,驾乘人员必须根据规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相关项目,全部达标后才可以起飞;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后清点器具,防止理疗事故发生。再如,颜色管理在制造行业应用非常普遍,在服务行业也有很多经典的例子:麦当劳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用于厨房/餐厅和卫生间三种拖布。 另外,有关防错对策(治具)的设计开发原理很多,本文不做详细论述。对“防错”工具感兴趣,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防错理论的读者,可以参见本文的推荐读物。在此只举一个“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例子,如利用防误法设计结构件(结构件上设计凹槽,不对称孔及挡块,以确保安装位置的正确性),以便确保装配过程的明确性。其优点有:节省材料使用,降低总重量,维持更为高效的物质流,改变平衡,更为有效的支持负载,确保正确的装配,对零件进行检测及定位,对零件进行整理等。 防错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应结合实际运行控制效果和可能的变化影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评价和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