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装饰风格
(一)新石器时代装饰风格,当以彩陶图案为代表。在带状图案的构成中,以点或圆定位,利用黑白、虚实、轻重、大小、重复的艺术手法,组成均衡、对称、流动的二方续纹样。常作四瓣、五瓣或不规则的花卉纹。布局的圆点,又起着花心的作用。花瓣相互衔接。分开看自成花形,合起来是巧妙的嵌套。线条简练流畅,笔触粗放、单纯而特征鲜明,似用毛笔绘制。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纹样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和腹部。这种彩陶花卉图案,在原始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乃其发扬光大也(见图版新石器部分)。
(二)商周春秋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莲花图案,最早见于春秋初的「青铜莲鹤方壶」,壶高124厘米,重59公斤,盖顶一鹤伫立,鹤周有荷瓣16枚,且和另22枚荷瓣相叠,格调端壮整丽,造型写实。工艺品上的其他植物纹有叶脉纹、四瓣,形态特征一般不很鲜明。卷草纹多作为器物的底纹。
(三)战国秦汉时期,工艺美术装饰风格突破了西周的威严凝重格调的樊笼,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体现社会人际关系的图案题材。植物纹样多而新颖。在湖北江陵出土的战国丝织品上的装饰纹样,很能代表这时期的花卉纹的风采。如「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镜衣」、「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中的刺绣花卉纹,花形很像倒挂金钟和蔓坨罗花,手法兼有写实与变形。经简化的凤鸟尾部,或与蔓藤连成一体,或彼此蟠叠。花蔓既作装饰,又作结构框架。在构成上,花草藤蔓严格按照垂直、水平和对角线组成。这种横向穿插连续法(即散点式排列),便于纹样灵活变化。秦代逐步形成和深化了对色彩和纹样的观念解释。柿蒂纹的流行就与秦代尊崇黑色有关,源「五德相胜」之说,盖周为火德,秦灭周,则水克火,秦为水德。水黑色,故秦「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而提炼黑色染料主要靠柿树,是以柿图三流行起来。汉代进一步发挥花卉的品格象征。如吉祥文字般普遍运用;「茱萸纹」流行,取其祛恶辟邪、长寿高洁意也(见图版战国秦汉部分)。汉画及瓦当上的植物纹,则常是与画面主题有关的农作物、花叶及树木,以S形为骨架,添加局部变化,配合剪影式,风格朴素单纯,粗犷而不图三。
(四)魏晋六朝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中期,经济的繁荣,使工艺美术发展颇大。显著的特点是花卉纹样增多,几种为大众所喜爱的花卉如荷花、牡丹、芙蓉、海棠等,普遍出现于饰纹中。这些以写生为基础的花卉纹,形象鲜明突出,生机勃勃,极富装饰性。这时期由于佛教艺术的渗透和影响,花卉装饰形象、风格也趋多样化。荷花、卷草纹、宝相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一洗秦汉的古拙肃穆遗风,而变得活跃、俏丽、轻。
(五)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巅峰期。工艺相当进步,装饰题材十分广泛;中国人吸纳并融化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广博的一代文明。这时的花卉纹样已成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各种鸟雀衔花纹、写生花鸟纹、大小缠枝花、折枝花纹普遍运用在服饰及寺院纺织用品中;织锦纹样丰满雄健,富丽堂皇。题材丰富,形式新颖,是时代特征之一。如石台孝经碑座狮子蔓,动物栩栩如生,植物雍容瑰伟,壮丽谊健,英气迫人。又如敦煌藻井图案,中央花卉纹,华美大方,配上其他花卉纹与几何纹,构成方中寓圆,层层分割,曲直相形、内外交映的配适图案,是为佛教艺术瑰宝。唐代工艺美术还运用散点装饰手法,造成轻松、自由的装饰风格,如丝织品中的散点小花锦、「青碧缬」蜡染小花图案。而铜镜上的瑞草纹、宝相花纹,缠枝花纹,则整体完美和谐、线条流畅,风格多样。
(六)宋代花卉装饰,一变隋唐时期自由奔放、豪迈壮丽的格调,而代之以纤巧玲珑、镂金琢玉之风。宋人更重花卉的精神品格的表现。由于宋代名窑遍布全国,艺人各秉师承,而画、划、刻、剔、填及印花等手法推陈出新。花卉纹样形态和格调也多样化起来,此外还发展了写生形花。在绫、罗、绢等丝织物上的缠枝纹,形象生动图四。另外由于花鸟画兴起,促进了欣赏性工艺品如缂丝、刺绣的发展,花卉形象更趋逼真。
(七)元代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当时由于上层崇尚黄金,各种加金织物、锦缎和金属器物中的装饰工艺很发达,而花卉纹样形态优美、生动活泼,刻意追求华丽辉煌的效)。漆画、建筑石雕工艺,也技艺高超,莲、牡丹、缠枝花纹样变化无穷,如本盘图版元代部分中的著名建筑装饰「凤麟石雕图案」,充分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与风格。
(八)明代的花卉装饰的题材,其应用渐近程式化,成为专门的纹样格式。现存明代经面锦图案中的花卉纹样就有:折枝花果、花好月圆、延寿菊花、百花献寿、灵芝萱草、落花流水、瑞鹊衔花、鸳鸯莲鹭、蜂蝶争春等多种。它们结构饱满,造型严谨,花形生动、线条纤巧,色彩明净。在花卉纹样的组合中,人们巧妙地赋予象征意义和吉祥寓意。这种用法在明代极盛行,这一时期除采用图案形式外,还大时量采用绘画形式,这在陶瓷装饰上尤为明显。如万历年的「青花竹菊鸟纹棒槌瓶」,绘画式纹样,线条峻锐,律动感强,如一幅工笔绘。另外,在一些金属工艺如「景泰蓝」中,为配合特殊工艺的需要,纹样装饰错玉雕金,辉煌灿烂,极具典丽之质。
(九)清代花卉纹样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多样化。早期多用各式繁复的几何纹,点缀小花小朵,古朴典雅。花形小巧玲珑,刻画精致,多采取散点式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