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花卉图案概叙(3)

2010-05-19 08:20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传统花卉题材自秦汉起,花卉纹样便以简洁明确的形态出现在工艺美术装饰中。唐以后应用愈加广泛,花卉题材成为各种装饰艺术的主要装饰纹样。传统花卉题材除前述十大名花(无君子兰)外,还有芍药、玉兰、栀子、水仙、桃花、大丽花、西番莲、绣球、百合、万年青、萱草、忍冬花等花卉;石榴、桃、佛手、葫芦、瓜瓞、柿子等瓜果;松、柏、枫叶等乔木和竹子、灵芝等植物。兹把主要的花卉题材,分述于次。牡丹雍容华贵,有国色天香之誉,群芳之尊也。东晋和南朝初有记载。唐开元中,天下太平,牡丹盛于长安。刘禹锡《赏牡丹》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逮宋朝,洛阳牡丹花冠于天下。牡丹品种繁多,记载达数百种,据说仅山东荷泽就有三百多种。牡丹花大盈尺,香味浓郁,春季开花,且有红、白、黄、绿等多种颜色,雍容华贵,不同凡响,视为吉祥富贵,繁荣昌盛之象征,良有以也。牡丹花姿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作为装饰纹样,能适应各种工艺的需要,所以牡丹成为最广泛的装饰题材。牡丹纹最早见之于北魏。到隋唐五代,开始用于染织、陶瓷、铜镜工艺及石窟的装饰,形格妙曼多姿、丰容绮丽,表达出当时的太平景。在宋、元、明、清的工艺美术及近代民间美术中,牡丹始终是常见而突出的装饰题材。其形式结构如莲、如葵,如绣球,或如楼台亭阁之象,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牡丹花乃我国特产,除日本外,外国鲜有栽培。我国牡丹纹装饰的工艺美术品和民间美术品,以典型的民族特色与风格而见。荷花亦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入于诗画、音乐、工艺装饰者不少。《广群芳谱》中关于荷花的赞、颂、赋和诗词长达三卷,约五万字;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其受文人推崇如此。我国自古栽培荷花,无分南北。一九七三年在浙江、河南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莲子,说明荷花的栽培至少可以上溯五千年至七千年。《诗经·郑风》已有「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句。荷花形色清丽,花叶幽香。盛开之时,天生丽质无与伦比。曹植《芙蓉赋》叹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荷花花形,文秀雅丽,规整有序,叶阔大而洒脱。强烈对比的形态特征使荷花甚宜入画。南朝梁元帝的《芙蓉醮鼎图》,恐怕是我国最早的荷花之作。魏晋丹青失传,无法睹其风采,但其后的荷花颇多传世之品,而高雅脱俗,清幽闲淡之姿,堪称一绝。在工艺美术和建筑装饰上,荷花使用仅次于牡丹,较早的实物例证为春秋初年的「青铜莲鹤方壶」。莲荷装饰的全盛期则在魏晋以,这与当时社会盛行佛教有关。印度人喜爱荷花,视之为吉祥如意,清淳自在和纯净无瑕之象征。佛教在荷花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污。莲花又是菩萨之宝座。意其「莲花藏世界」也。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莲花的内涵与中国传统理解互相渗透,乃成为我国工艺美术装饰普通采用的题材。魏晋以降,荷花的装饰内容更丰富、形式层出,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而大众化使荷花装饰显得生动活泼,如唐代取太子莲花经意,创「童子戏莲」图案,后来再配金鱼、鲤鱼,成为民间流行的吉祥图案「连生贵子」、「年年有馀」等。梅花我国传统名花,由原产中国的野梅演化而来。在隆冬肃杀之时,唯它吐幽香于山野。「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称为百花之魁,当之无愧。它傲雪凌霜,亚枝缀玉,恰似侠骨柔肠,坚贞高洁之士,其人格化的风格,历来为人们推崇。梅花不仅是我国文学家、美术家喜爱的创作题材,在工艺美术中应用也很普遍。除旧布新之际,民家会贴上一幅「喜鹊登梅」剪纸窗花,寄希望于新的一)。菊花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最早的记载见于《礼记》:「鞠有黄华」。屈原的《离骚》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菊花由多种野生菊杂交而成,现在有三、四千个品种。菊花耐寒,开花期长,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尤其使人联想不畏强暴、与世无争、孤芳自赏的品格。陶渊明爱菊,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归隐者精神面貌与生活的概括。把酒赏菊,则是文士情趣所在。以菊花和越椒变形的茱萸纹早在汉代的刺绣饰纹中就已出现。在民间吉祥图案中,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与枫叶组合意指安居乐业,与喜鹊组合指阖家欢乐,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月季花花形嫣雅,色泽艳丽,气味花芳,枝叶郁葱。月季花品种繁多,四时常开,向为人们所爱,是我国的著名花卉,在外国还有「花中皇后」之美誉。月季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十八世纪四个品种输入欧洲,到今天已几乎遍布全世界。中国月季与外国蔷薇杂交,后代越益妍丽多姿。月季花又名胜春、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诗人赞美它「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因其花开四季,寓意幸福吉祥绵远,工艺美术中多以为题。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