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龙袍的十二章纹饰(5)

2010-04-02 11: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因此,自乾隆以后,清代皇帝的朝袍、衮服、龙袍都装饰有十二章图案,并且把每一章的式样和位置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黻,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下有火、粉米。
 
    但是到了清代的晚期,皇帝的龙袍上以及后、妃的朝袍上都装饰有十二章图案,或是其中的五章、六章。这也说明清代帝后们对十二章图案看得很重,认为只有穿装饰有十二章的衣服才是最高权利的象征。但同时也表现出,到了清代晚期,在制度上虽然更注重繁文缛节,但实际上随着政权的衰落,有些制度已经变样,不免有些随心所欲。
 
    清代的服饰制度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是最庞杂、繁缛的,但是清代的龙袍制作工艺之精湛、用料之考究、艺术价值之高,都是前朝帝王服饰无法比拟的。清代的龙袍可谓是中华服饰中最精湛、最华丽的工艺美术极品。
 
    ①王光镐主编、杨玲撰文:《文物珍宝——明清织绣》,艺术图书公司,1995年6月,121页。
 
 
    ②华梅著:《服饰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150页。 
 
    ③《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舆服二》,中华书局,1976年7月,3033页、3034页。 
 
    ④《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舆服二》,中华书局,1976年7月,3034页。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