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礼(四)

2010-04-14 08:31 来源:中国明清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席的使用
    席,我国古老的坐具之一,《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可以想象,先人在洞穴居住之时,日坐夜卧,为了防虫防潮必定要有铺垫之物,或树皮、兽皮,或草垫等,这便是席的前身。荐席出于神农的传说,虽然无据,但席是最古老的坐具是无疑的。
    我们从祖先所创造的古老起居形式——席地跪坐之中,也可看到席这一坐具,在祖先的生活中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那时,从天子、诸侯 的朝觐、飨射、封侯、祭天、祭祖等重大政治活动,直到士庶之婚丧、讲学以及日常起居等,都要在席上进行。由此我们又看到:席在古代可以说是用途最广的坐具了。

 图12

    图12是《三礼图》中的筵。

 图13

    图13是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时代的簟席。

 图14

    图14是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战国竹席。
    在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对于席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席的材质、形制、花饰、边饰以及使用,都要视身份地位的贵贱与高低而不同,就是要按照礼的严格规定行事,决不可有丝毫的违反。下面我们从三个侧面来看席的使用所反映的等级制度。

(一)司席有专职,布席有规定
    《周礼.春官》中有“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辩其位,与其位”。这“司几筵”便是专职掌管设几敷席的官员,他负责按不同场合、不同身份、地位的规定设几敷席。所谓五席就是“莞、缫、次、蒲、熊”。
     莞席——是一种草席,是用一种俗称水葱的莞草编制。《诗.小雅.斯干》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礼记.丧大记》中也有“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其注云:“三席之下皆有莞”。说明莞席是一种较粗的、铺在底层的草席。

     图15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莞席。

    缫席——也是一种草席。郑玄说:“缫席削蒲蒻展之,编以五采,若今合欢矣。”缫席当是用蒲草染色编成花纹,或是以五彩丝线夹于蒲草之中而编成的五彩花纹之席。类似汉代的合欢席。

    次席——是竹席。郑玄说:“次席,桃枝席,有次列成文者。”孔颖达在《尚书.顾命》疏中,说蔑席与次席是一种席,都是桃竹席,也就是用桃枝竹编成的竹席。

    蒲席——用一种生长在池泽的水草编成。《说文解字》:“蒲,水草也,可以制席。”
    熊席——是专用于天子四时田猎或出征时所用。故可以理解为以熊为席,或以兽皮为席。

    除以上五席外,尚有萑席、苇席、蔑席、丰席、底席、荀席以及浴时所用的蒯席,郊祭时所用的之席等等,故而贾公彦说“直取五席与五几相对而言耳”。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