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家具(2)

2010-04-01 08:32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床的最早实物出土于长台关战国楚墓,长225、宽136厘米。床屉很低,仅高21厘米。床身用方木纵四横三组成长方框,各木件搭接后向外挑出作兽头状。木框上搭四根横牚,再上铺竹片,便于通风透气。据推测,竹片上还应有荐席和竹席。床框通体漆黑,以上朱漆彩绘回纹,立面一层,上面两层。床设六足,四角及前后中部各一,各足透雕两组卷云纹相对称,顶端凸榫,插入床身卯内。床足通体亦漆黑。床四周树栏,用竹、木条作成方格状,床栏前后的中部留缺口以便上下,通体漆黑。此床全部髹漆彩绘,反映了楚地在漆工技艺方面的成就(图3)。

图3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黑漆大床


    图3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黑漆大床还有一件大床出土于湖北荆门战国楚墓,长2208毫米、宽1356毫米、屉高236毫米,作折叠式构造。

    承具

    承具就是上可陈放用具的家具。夏商周的承具以案为主,其形制特点是案面自两腿伸出,称为“吊头”。山西陶寺夏文化遗址出土数件最早的木案,平面呈矩形或圆角矩形,“Ⅱ”形案足,长900~1200毫米、宽250~400毫米、高100~180毫米,皆砍削而成,有红、白、黑、黄、蓝、绿等彩色涂绘,经化验皆天然矿物颜料。古籍上有关于舜作黑漆食器,禹作漆绘祭器等传说,陶寺木器与之大致相合。从这批木案仅高不到20厘米,可见当时节席地坐卧的生活。

    商周也有案,据《考工记》所载,有书写简牍之用的书案和供宴饮用的食案两种。

    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墓和辽宁义县商周窖藏各出土一件石案和一件铜案(原发掘报告皆定名为俎),都是食案,作为祭器而入葬。二案在造型、装饰纹样上都很相似,尺寸也大致相同,其中石案长228毫米、宽134毫米、高120毫米。案面四周起边为拦水线,两面皆浅雕饕餮纹,是漆案的明器化。此案尺寸甚小,显然只是真案的模型,推测其原型约长760毫米、宽446毫米、高400毫米。

    战国食案出土较多,有大小之分、方圆之别,还有单层双层的不同。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出土过一件金银彩绘大食案,长1500毫米、宽720毫米、高124毫米,案面四周有拦水线,中间低且薄,四角略高而厚且上翘,并各镶包角,呈燕尾状。在长边距端头六分之一处设铺首铜环,每边两个。大约在相同位置,案下分立四个蹄形铜足,中空,足上以铜托与案面相连。此案彩绘金、黄、红、绿四色交织的云气纹,案面朱地上绘四排涡形纹,每排九个,用绿、金、黑三色组成。《三国志•步骘传》谓焦征羌“身享大案,肴膳重沓。”就是这种大案。

    湖北随县战国曾候乙墓出土过漆绘凤足书案,长138.6厘米、宽53.7厘米、高44.7厘米。腿为背立双凤,中间立有斗状造型支柱。下有横柎,柎端作兽头状,造型奇特,纹样繁缛,是王侯用的家具。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