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含蓄性(2)

2010-03-29 09:43 来源: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相比儒家的沉重,道家要"自由"得多,例如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融汇了天、地、山、水、石、植物等自然的缩影,它的建筑范式不拘一格,线路安排也是曲折往复,在礼制建筑中用的多的直线在这里被曲线所代替。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和欣赏中,最高的美学层次并不是一山、一石的存在、雕琢,而是对"境界"的追求,园林中的山、水、道路在有限的空间中你是没有办法一眼穷尽的,它们永远会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请注意园林中的花窗、门,它们是一个个小巧的封闭图形,是"空",一种诱人的体验;望不到边的山、水、道路也是"空",在园林中的游走经由它们的引导,观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所谓"虚其心"(老子语),人融入于天地、自然之中。

   (二)、"含蓄"在中国书画上的体现
    国画的"求意"也同"含蓄"在建筑中的体现一样,以"内敛性"和"空"来完成。由于书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在表现"空"上要直观得多,但中国书画同样蕴含深"意"。国画在铺排上往往是寥表数笔,以虚实、有无来渲染意境。留下大片的空白,它既可以是云,也可以是水、天空、空气等其它物,作为情绪的舒展空间。而书画中的字、花草或其它客观物事的刻画,和虚空一起表明了人心所向、情之所向。

   (三)、"含蓄"在诗词上的体现
    诗词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言之美",所谓"不言"并不是"不着一字",而是简练、传神的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有暗示性。含蓄因为不作铺陈,仅淡淡的勾勒,留下大片的空白即想象空间,因此往往具有某种朦胧性,这正是含蓄的魅力。

    叁、含蓄在明式家具中的体现

    一、明式家具的含蓄性的具体表现
    明式家具的结构形式和特点,既是宋元家具的历史延续,也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的结果,特别是深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园林以及宋明时期的文化艺术的影响。既然含蓄体现在建筑和园林以及其它的艺术形式和规范中,而且这些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那么含蓄在建筑、书画、诗词上的存在

    [2]辞海编辑委员会(1999),《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876
可以证明含蓄也同样体现在传统家具上。而深入分析明式家具的结构特征会发现这种体现确实存在,而且是必然的。

    在制器上人们一直遵循着《周易·楚辞》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道理,在形象思维上与西方古典家具不同,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作用,善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其它器物和建筑上的精华部分而加以简洁和浓缩,表现的是一种含蓄深刻以形着意的美。

    值得注意的是,含蓄在明式家具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家具构架的辅件和线形构架留下的空白部位,它们虽然不像明式家具的整体艺术形式那样令人关注,但笔者认为这些次要部位同样值得玩味。

    二、明式家具的含蓄性的表现规律

   (一)、明式家具上体现含蓄性的符号01--封闭图形
如上说述,本文关注的重点是明式家具欣赏者通常忽略的细节和空间部位,通过图例分析,发现它们基本上是封闭成"空"或接近封闭而成"内敛"式的图形。这种封闭可能是一种简单抽象的符号,也可能是由抽象符号构成的连续图案。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