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万峻池:情之所钟在海派

2011-12-22 11:10 来源:和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大多的情况下,万峻池喜欢呆在他自己古雅宽大的办公室,看书读画,品茶染墨,偶有二三好友来,带一些从各地淘来或拍来的字画,展卷欣赏,臧否品评,乐在其中。

    但一年两次的艺术品春拍与秋拍前后,万峻池一定是不得空闲的,他像一只警觉的鹰隼,尽量不放过一个个感兴趣的拍卖会,收图录,看预展,再到盯准目标,参与竞拍,志在必得。前不久,他跑到江苏几个城市的小拍会,居然只花数万元便买下了一些海派名家的画作如在常州以3.5万元购得的冯超然《仕女图》,用笔秀逸雅致,十分精到;他在北京一些小拍会上拍得了贺天健的代表性山水作,居然只花了13万多元真让他有些匪夷所思,因为所有这些当然都算得上是“捡漏”,这几幅画买回来后,万峻池悬于展厅内一个人品赏了很久有朋友来,当然要让朋友看,夸他眼光好也罢,不夸也好,他都是高兴的。

    万峻池拥有一个民营美术馆位于富民路的藏真海派美术馆,前身是他的“怀菊草堂”,与别的美术馆不同的是,里面的展品绝大多数都是他这30多年来的收藏,他说当初取这堂号就是走的旧时文人的路子,“历代文化人的良好品质就是对生活要求很低,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却比较高,对收藏者来说,藏品是至高无上的。”

    说万峻池见证了这30多年来海派书画收藏的潮起潮落或许并不为过,他现在收藏的明清书画与近现代海派名家书画约有三四千幅。

    万峻池对书画的兴趣缘起于小学时期的书法课。在书画之路上,他曾经走过一段十分传统的路子,拜师、临摹,后来因缘际会结识了民国时期即主编《美术年鉴》的王端,由此开始学习中国美术史、古诗词等,他戏称那一段时间过的完全是“江南文人”的生活,而这也为其后的收藏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初,尚处于“文革”时期,传统书画大多被视为“四旧”之一,艺术家不受尊重,书画古玩交易也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被称作“鬼市”,即从半夜的一两点即开始交易,而到凌晨三四点即告收摊,万峻池彼时就一门心思钻了进去,从共和路的地摊,到九江路,再到人民广场的“鬼市”,到处看,他喜爱极了那些简淡悠远的书画,“印象最深的是1973年,当时到处逛地摊,看到一幅查士标的八屏条书画,当时对查士标是何许人完全没有概念,只是喜欢他的笔墨,便花1.2元买了下来。”

    1.2元买查士标的八屏条书画这样的故事在现在听来是近乎天方夜谭的,但这就是事实,彼时的艺术品并没有什么价位,不说一两元,有时甚至几毛钱就能换一幅画,当然,也有送一些点心换一幅画的情况,画家还很开心,“因为那些画家都没什么功利之心,有人喜欢他的画,他们其实是高兴的。”万峻池还曾经用一台“四喇叭”录音机换了不少原装老裱的清代书画,其中就有吴昌硕等名家的作品。

    问起最初收藏字画的资金来源,万峻池说他1980年曾在工厂里干过,工资太低,其后他养家以及收藏主要靠的他的技艺装裱,“当时的工人一个月24元,而我装裱两幅画可能就是24元, 一个月下来,比上班强不少这也是我收藏的第一桶金。”

    结婚时,父母给了他1600元用来添置电器等,这在当时当然是笔巨款,但万峻池想也没想就全去拿来了买了书画,“现在看,买电器什么的到如今基本可算是废品,但买书画就完全不同了,买什么也没买书画升值。”他说当时的选择其实只是因为太痴迷于收藏了,今天回过头去看,这样的选择竟然如此正确。

    万峻池这几十年的收藏中有个特点,买了以后一般就不再卖出,“很多人当时买了不久就卖,赚差价,我与他们不同,我买书画,主要是自己喜欢,另外,根据自己收藏的画作,写了不少艺术评论与品鉴的专业性文章。”“捂功”让万峻池的字画升值巨大,而这显然是赚差价的投机者远远无法相比的。

    作为一个收藏家,让万峻池骄傲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发现低估的艺术家、发现人才他说他最满意自己的也是这一点,“因为这得有眼光,有智慧,比如你买张大千的一幅画,那就只有一幅张大千的画,但如果发现一个被低估的艺术家,及早收藏他的作品,那就完全不同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大量收藏卢辅圣、张桂铭等一批画家的作品,20年后的今天,自然尝到了“好眼光”的甜头。

    对于当下的海派书画,万峻池一直有一个观点,相比北京等地的画家,海派书画其实仍处于低估阶段,“比如,像应野平就仍然被严重低估。再以2003年前后来说,谢稚柳、吴湖帆、唐云等的画也就是每平方尺一万元左右,而当时李可染已经每平方尺数十万元,我从北京参加拍卖回来思索了很久,最后认定海派是被低估的,于是就大量收藏,10平方尺的谢稚柳《朱荷绿池图》就是那时在北京以11万元收进的,刘旦宅的一幅4平方尺的画也只不过7.7万元,2003年到现在不过8年时间,现在翻了多少倍?”

    海派书画是万峻池收藏的情之所钟,他也收有不少古代书画、古玩陶瓷,如庞元济旧藏宋钧窑玫瑰紫釉长颈瓶、杨仁凯旧藏清乾隆白玉碗、方去疾旧藏伊秉绶铭端砚,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从友谊商店买得的元明青花瓷器。而论及他最钟爱的收藏品,万峻池说依然是非书画莫属,一件是朱熹的书法《行书五言诗》,那是经历过王原祁、罗振玉、张大千等收藏的,另一件则是宋代李成《春色雪景图》,树干隐约可见“李成制”三个小字,在考证画上几方鉴藏印后,万峻池在画轴两侧题了长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对这些年所藏书画的巨大升值颇为开心,但万峻池仍然不愿过多谈价格的高低,他说现在不少新进入收藏领域的藏家只关心价格与金钱,而不关心是不是自己的兴趣,那其实已经不是收藏了。

    收藏十问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李成的《春色雪景图》。

    Q: 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吴昌硕的石鼓文作品。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从喜爱书法再到个人兴趣。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一是平常心,二是对艺术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

    Q: 你的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购买?

    A: 从地摊到古玩市场,还有同行割爱、收藏家后代、书画家本人以及拍卖公司。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五六千件。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现在还不能算收藏家,才走了一半的路,很多理想还没有实现。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有些藏品是必须要捐的,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藏品,如果流失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无形之中与古人的对话,深层次了解民族发展的精髓。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挫折不多,我最早收藏时花的钱少,我的经验是在不需要投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