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寻宝故事:淘宝常有意外时(四)

2011-10-25 08:17 来源:天津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近二十年来,民间收藏不断升温,但不少收藏爱好者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遭受不少的挫折。《像他们那样玩收藏》(沈嘉禄著)一书通过国内有成就的22位收藏家的寻宝故事,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样本。他们的经验表明,收藏一事,不能光从经济价值或投资角度刻意追求,更应该着眼于藏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信息,通过对器物本身的研究,进而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思考。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与平和的心态,才可能发现有价值的宝藏。

    张雄雄:白木家具也有非凡价值

    收藏一事,最诱人、最刺激的就是买卖双方斗智斗勇,拼的是知识与胆量。张雄雄是杂件收藏家,在文房家具收藏上就有多次意外的收获。有一天,张雄雄与一位朋友来到上海西区一家古典家具店,他的朋友喜欢硬木家具,询价后发现这路东西价格高得离谱,这几年楼市有调控,而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家具似乎一去不回头。正欲怏怏离去,张雄雄突然眼睛一亮,一具榉木香几很委屈地缩在一堆老家具中,几面上压了一块笨重的金砖,下面还塞进了一些不中看的杂物。但即使如此,还能看到香几的四条腿线条挺拔,内翻马蹄足和霸王枨毫发无损,素净的风格足见其本是文房用品。他询价后觉得店主并不当它一回事,就马上击掌敲定。随身带去的现金不多,他就前往银行取钱。店主在他走出门时对张雄雄的朋友说:那位先生大概是刚刚入道的吧,怎么会对白木家具如此感兴趣?而且也不还价。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具榉木香几是从一个名人家中流出来的,不仅器型典雅,而且文化含量也相当丰富,以材质来衡量肯定是低估了它。

    让张雄雄自豪的还有一件清康熙年间的黑漆底彩绘香几、一件清早期红木香几。前者得来也有故事,四年前他与朋友在北京一家古董店里看到,张雄雄跟朋友说,这是一件山西大户人家仿宫廷的香几,值得收藏,但这位朋友没吭声。回上海后,他一直惦记着这件香几。前不久逮着机会再访北京这家古董店,看到那具黑底彩绘香几还蹲在角落里,于是以四年前原价购得。“看来北京人也没认识到这具香几的历史文化价值。”他说。至于后者,他是在上海一家店里买的,店主刚从外地收来,翻一个倍出手。

    张雄雄买下后,前脚到家,后脚有一个台湾商人跟来了,愿意加倍请张雄雄转让,张雄雄说:我不是为了钱而玩收藏的。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