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寻宝故事:淘宝常有意外时(二)

2011-10-24 08:11 来源:天津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近二十年来,民间收藏不断升温,但不少收藏爱好者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遭受不少的挫折。《像他们那样玩收藏》(沈嘉禄著)一书通过国内有成就的22位收藏家的寻宝故事,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样本。他们的经验表明,收藏一事,不能光从经济价值或投资角度刻意追求,更应该着眼于藏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信息,通过对器物本身的研究,进而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思考。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与平和的心态,才可能发现有价值的宝藏。

    赵月汀:新瓷壶换回了一把唐代绞胎壶

    赵月汀是古陶瓷收藏家,三十年来,为了寻觅古陶瓷,常常不惜倾家荡产。去年6月,赵月汀将自己收藏的108件古陶瓷壶拿出来办了个“百壶珍藏特展”,由于展品精彩,引起了世人瞩目。从新石器时期崧泽文化到南宋年间上下5000年的陶瓷精品,而且窑口齐全,品相完好。

    特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二里头文化时期灰陶壶,从外观上考察,陶壶腹下部以三个带有原始生殖崇拜含义的乳状空足稳稳立地,上部是一个人首形,以人首后脑作壶口,突出的小嘴作流,颈部以锯齿状项链作为装饰。壶的正面则是一张人面,锯齿状的鼻子夸张生动,挖空的两个小洞是眼睛,嘴角边还各有几根胡须,栩栩如生。考古学家张忠培教授认为这是“夏朝二里头文化最完整、最精美的古陶壶”。

    赵月汀的收藏品中还有把唐代黄釉绞胎壶,购得的经历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1989年底,赵月汀在五台山参加全国警卫工作会议,会后他闲逛至附近一个小村子里,临近中午时闻到从老乡家里飘出的饭菜香,凑近一看,一户农民摆好了小桌子要开饭了,桌上搁着的一把油壶引起了他的好奇。打过招呼后,他拿起来一看,嗬,原来是一把黄釉绞胎壶,再看器型,像是唐代风格。可惜在使用过程中,壶盖已失,只剩一个壶身。赵月汀对老乡说:“壶盖没了,这样盛油不卫生嘛,我是画画的,喜欢这把壶的造型,再买一把新的跟你们换如何?”老乡一听脸色发光:有这等好事?欣然同意。

    赵月汀马上飞奔下山买了一把新瓷壶跟他们交换,又加了一点烟酒钱表示友好。回到机关后一番洗刷,历经千年磨洗的唐壶发出熠熠的光彩,似乎会说话一样。通体施黄釉,深褐色的木纹绞胎展现出奇妙的纹理,自然清晰,生动灵异。后来赵月汀经过查找资料得知,全世界像这样的绞胎唐壶也只有三把,堪为稀世珍宝。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