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收拾老宅发现一批文物

2011-09-25 09:06 来源:新浪收藏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杨先生家珍藏的文革时期的碗


杨先生父亲珍藏的侨汇券

  西乡流塘路上一水族馆老板杨先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回老家揭西清理老宅子,竟然意外发现过世的父亲珍藏了一批从光绪年间截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珍贵物品,其中包括光绪银币、民国年间的大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千元的“广东省侨汇商品供应证”、第一二三代人民币若干,以及文革时期颇具政治色彩的碗。

  从父亲箱底翻出一批“文物”

  杨谦和是广东揭西人,早在二十年前就来到深圳打拼,后来父母也陆续来到深圳定居,因此他极少回老家。

  去年,杨先生86岁高龄的父亲过世,想到很多年没有回家,老家的宅子需要重新收拾料理一下,杨先生于是决定今年中秋时回老家一趟。今年9月13日,中秋刚过,杨先生就回家了。

  回到老家之后,杨先生决定将父亲的遗物好好整理一下。杨老先生虽然后来一直在深圳生活,但在老家还留有不少东西。家里有一个大箱子,这是当年他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在清理的过程中,杨先生从父亲的箱底发现了很多他意想不到的珍贵遗物,有清朝光绪年间的银币、民国年间的大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千元的“广东省侨汇商品供应证”、第一二三代人民币若干,甚至还有文革时期颇具政治色彩的碗。

  杨先生说,自从来到深圳定居后,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家里还保存有这些很有纪念价值的物品,一直到最后瞑目都没有说。

  “相对现在来说,这也算是一批很珍贵的文物了,可以当作我们家的传家宝!”意外发现这些物品,杨先生难掩心中的喜悦。

  件件宝贝都“写”着历史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物品,杨先生决定将这些东西全部带到深圳来。昨日,记者在杨先生的家里看到了他家的“传家宝”。

  杨先生首先拿出来的是一摞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大碗。这些大碗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用过的,有些碗的上面还印有不少颇具年代特色的文字“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毛主席光辉照万家”等等。

  杨先生又掏出了一个小布袋,拿出一叠厚厚的票据,这些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东省侨汇商品供应证”。

  杨先生解释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大姑妈远嫁到马来西亚,小姑妈后来定居香港,两个姑妈后来没少往家里汇钱。那时候,每当有人从境外汇款,国家会按照汇款额兑换一定比例的商品供应票据,可以买一些很紧俏的商品,这就是“广东省侨汇商品供应证”的由来。

  正因为有这些票据,所以杨先生家里有不少当时的稀罕物品,像收音机、电视机等等。

  不过,令杨先生感到不解的是,“爸爸竟然留下了那么多的票据!”

  记者看到“广东省侨汇商品供应证”数额从100元、50元、10元不等,印发时间基本上集中在1978年、1979年、1980年,数额总计超过了1000元。此外还有1986年的中国第六届运动会体育基金奖券若干,以及一些涤棉布票。这些票据放在小布袋里有厚厚的一摞,由于年代久远,有一些票据已经泛黄。

  或许成杨家传家宝

  布袋里除了这些票据,还有不少钞票,十元及十元以下的面值都有。记者发现,这些钞票,有些是1953年印制的,有些是1956年印制的,还有1965年印制的,第一、二、三代的人民币都有。相比较已经有点泛黄的票据,这些钞票还比较新。

  最后,杨先生还掏出了几块银元,有制造于光绪二十二年的,也有民国年间制造的,另外还有一些美元。

  “父亲那时候就知道保存这些物品,真是有心人。”杨先生表示,自己明白这些物品如今都具有文物价值,会妥善保存,也许以后会将它作为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儿女。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