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买瞎活不如吃龙虾

2011-05-09 09:32 来源:新浪收藏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前不久,在天涯古玩城认识了京城“古玩虫”杨青先生。

    杨先生今年45岁,他15岁就进入古玩行,拜师求教,四处闯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杨先生吸引我的,是他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几乎不在京城久住,四海为家,但每次远行都没有“预谋”,他用向空中投掷鞋的方式决定出发目标。鞋尖的方向冲南,就去南方;冲北,就去北方。有趣的是,每次按此方法行事,总会满载而归。

    茶过三巡,杨青开始发表感慨:“今年圈内的朋友要为我举办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我入行30周年。其实,古玩行这碗饭不好吃,能靠本事吃饱饭的人屈指可数,这里的水太深。”他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那还是五六年前,受朋友之托,去一位花费上百万元、收获颇丰的藏友家看东西。那位藏友刚刚病故,他的家属提出只要付300万元,所有东西“打包”。杨青碍于朋友面子,前去他家验货。推开房门,他吓了一跳,各类“古玩”堆满了房间。经仔细察看,杨青乐了,是气急生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间,国内各个时期以新改旧的大瞎活,这里应有尽有。值得庆幸的是,这位藏友留下了几十本“国宝档案”,屋里每件东西都有详细记录,包括购买时间、地点以及考证评语。杨青说,满屋子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属这堆“国宝档案”,因为它是真的。

    杨青意犹未尽,又讲了一件事,证实古玩行的深奥。他提起一位姓张的收藏砚台的朋友,起初在潘家园拜了一位只会忽悠的摊主,几年下来,眼力没长进,赝品没少买。去年张先生结识了几位玩砚高手,这几位可是侠肝义胆,各自把多年实战中悟出的鉴宝秘诀悉数传授,毫无保留,并带他到全国各地的旧货地摊、古玩城、拍卖会看东西,一年下来,他有了明显进步。如今,张先生看砚台的新老有六七成把握,但要鉴赏东西的好坏,眼力还差得远。

    对比细想,那些涉“古”不深、一到周末就揣着血汗钱跑到潘家园碰运气的人,名曰捡漏,实为被捡漏。杨青对媒体经常宣传的捡漏故事极为反感,识别古玩的真假不能仅凭几本图录就能搞清楚,更不能盲目自负。有些人也拜师学艺,但找的师傅就是外行,只能跟着走入歧途。他恳切地说,如果你并不熟悉古玩,兜里只有600元,就拿出400元请老婆孩子吃龙虾,这总比买瞎活强多了。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