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常吃闭门羹 邮戳曾遭抢 制作邮戳地图的过程,毫无疑问是最艰苦的。老人回忆说,自己的3次行走,都是自费,一路上吃不上饭还是小事情,自己可以卖字画赚取盘缠,最让人难过的是,自己的行为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虽然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跟人说我的意图,但吃闭门羹还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会被人打。” “例如,这面国旗让我永生难忘。”老人从箱子里拿出一面盖有400多枚邮戳的国旗说,自己在用牛皮宣纸收集制作邮戳地图时,同时还在制作“爱国国旗”(在国旗上加盖邮戳)。 “那是2003年5月7日,我到黑龙江省漠河县收集当地邮戳。当晚,我住进该县政府招待所,当地一淘金老板知道我要走遍全国,立马表示愿出2.5公斤黄金买下这面国旗,但被我拒绝了。但没想到,他竟找人前来强行抢走。当时可把我急坏了,后来我向当地警方报案,终于将国旗追回。” 现状 一贫如洗 无人理解 汪海澄的家在重庆一个很典型的厂区家属区里,为了存放自己走全国的过程中搜集的藏品,汪海澄在房子后面的空地上又搭了两个房间。但即便是这样,汪海澄的很多藏品也都只能放在床下。 “很多藏品,都是路上碰到的朋友们送的,有的很昂贵,有的只是大家的心意,甚至有民警把自己的奖章给了我。”汪海澄一边在狭小的房间里摆弄着自己的藏品,一边给记者讲述着一路上的点点滴滴。 据悉,有专家估价汪海澄的藏品总价值上千万。而近日,三峡博物馆已收藏了汪海澄的5件藏品。这5件藏品包括:珠峰邮戳、西藏写经用的竹笔、汪海澄用竹笔写的书法作品、福建的瓷画和汪海澄签名全国巡展纪念封两件。 关于自己的藏品被博物馆收藏,汪海澄谈起的时候显得特别高兴,他还将博物馆的证书复印起来,挂在了墙壁上。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因为这些不仅是我的个人收藏,也是中国邮政的历史。”但说到建立个人博物馆的现实问题时,汪海澄却再也忍不住地红了眼眶。“为了梦想,我几乎家破人亡。母亲和姐姐去世的时候,我没能见到她们最后一面,妻子也不理解我。走了全国3次,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钱,现在还欠了20多万的外债。”坐在简陋并凌乱的房间中,汪海澄深深地叹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