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展出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第二展厅内,有一部惟一来自民间收藏的古籍善本,这就是民间著名收藏家韦力收藏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 这部经书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已经失传,只有汉文版还流传于世。据史料记载,尤以辽代刊印的契丹藏经版本为上乘。辽代传世的古籍本来就极为稀少,古籍善本鉴定专家彭震光认为该刻本是一件无价国宝。韦力则表示,他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人们能通过此次展览看到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贝。于是,韦力将自己收藏的辽刻本《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送到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现场。 攒4个月钱买下第一套古书 从9岁开始,韦力对收藏产生了兴趣,但当时没有人引导他,他也没有多少钱,仅仅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时而收集邮票,时而收集一些别的藏品。后来,韦力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一则上个世纪50年代郑振铎去香港收购古书的报道,于是他对藏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特意把自己的那些小人书郑重其事地整理了一遍。 但由于那时正赶上“文革”,他没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直到1981年,在石家庄上学的韦力,上学时发现路边新开了一家古旧书店,一进门他就被满屋的古旧书吸引住了。尤其是一套《古文源鉴》,那是康熙年间由故宫里的古印店以五色印刷的古书。他说:“看到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原以为泛黄卷边、越破越脏的才是古书的想法多可笑。这套五彩斑斓的古书,让我感受到古书的魅力。”当时老板开价80元,这对还是学生的韦力来说无异于天价。为了买这套书,韦力尽可能省下饭钱等一切开销,攒了4个月才把这套书买回家。这就是韦力收藏的第一套古书。 韦力表示:“收藏应该有师承,我瞎买的历史很长,不摸门路,有10多年。后来我也接触了一些藏书老先生,尽管他们没有很多的文化知识背景,但在藏书界那么多年,知道哪些书少见。一次,一位老先生告诉我买一个清刻本,但我觉得没什么啊,还是明刻本好。其实这是《赵之谦全集》,后来才知道很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