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生:倾尽家产为了老灯具

2010-06-30 09:10 来源:桂林人论坛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家住锦里西路的姚雨林终于了结了自己20多年的心愿:在他家屋顶花园的一间小屋里建起了一座“灯具博物馆”。这个“袖珍”博物馆里陈列着1200多盏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的老灯具。

    上百式样 最古的是汉朝

    这间位于屋顶花园的小屋不到20平方米,三面墙都放着落地架子,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具:西洋马灯、教堂的雕花烛台、阿拉伯的锡灯、中国的蜡台……共有上百种式样。 屋顶上还吊着一盏一米多高的西洋式吊灯。

    “我收藏的灯有1200多盏,经专家鉴定,最古老的灯是汉朝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姚先生从架子上拿下一个灯台说,“这几乎都可以算是灯具的老祖宗了。”这个灯台有40多厘米高,表面是本色陶土,摸上去十分粗糙。底座像一个倒扣的碗,上面竖着一根陶棍,顶端有托盘用来盛放灯油,托盘中间有一个惟妙惟肖的鸟头。“这可能是以前大户人家的用品,因为它的装饰性很强。”据姚先生介绍,在他的藏品中,各个年代的灯都有,光是材质就可以分为铜、铁、木、皮、琉璃等20多种。

    散尽家财 换得千盏古灯

    “我从30岁出头就开始收集灯具,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里,姚先生频繁地出入四川、河南、北京等地的古灯具市场,藏品中,几乎各个地方、各个阶层使用的灯都有。”姚先生指着一排灯说道:“这些是藏区的灯。”又指着一盏灯说,“这种孔明灯可能是以前王公贵族家里的。因为其装饰作用远远超出照明作用。”另外,像中国第一代铁路号志灯,为数不多的红楼梦灯台,马帮使用的皮灯,以及旧社会吸鸦片的大烟灯,都是姚先生不远万里从外地“背”回成都的。

    在这个灯具博物馆里,最大的一盏灯足有300多斤重。它用整块石头雕刻成一座佛的形象,全身不同的部位共有20多盏灯,点燃以后浑身烛光闪闪。“这叫燃灯佛,是清朝光绪年间寺里用的东西。2002年我在送仙桥花了2000多块钱买来的。”姚先生说,为了购买古灯具,他花钱无数,几乎倾尽家产。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