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展览以“卡”说变迁 沈明宝“玩卡”从电话卡风行的1995年开始,刚开始他觉得电话卡的图案非常好看,方寸之间以精美的图画语言反映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其知识教育意义绝不逊色于邮票。后来,看着逐渐发展的手机业,拥有“超前意识”的他发觉到电话卡开始变得“紧俏”起来,便有意识的开始收藏电话卡。自己买、托朋友带、交换……这一收藏就是14年,在他家里,墙上挂的是成板的电话卡,墙边摞的是成盒的电话卡,十几万张电话卡将家里的各个角落堆了个“满满当当”。这些年光是花在电话卡上的“投资”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好东西要拿出与别人分享才更有意义,有一天月安社区孙秀英书记说:“沈老,把你的电话卡做个展览吧!”于是,促成了这次公益展览,沈明宝也一下子变成了月安小区的“名人”。采访中,许多居民带着小朋友来参观,花花绿绿的电话卡配上活泼的文字说明,小朋友看得饶有兴趣。“这只是我所有电话卡中的‘冰山一角’。”他说,“下次我还要办一个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的系列展览。” 随着手机的普及,收藏电话卡已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有些电话卡的价值也在慢慢升高,邻居、好友到沈明宝家看了稀奇之后常常不理解他的行为,认为只是在“烧钱”,他称,“其实收藏卡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一种新的理财方法”。他告诉记者,电话卡与邮票一样,是种绝版发行物,发行量又远比邮票小得多,而有些磁卡只限定在某些省市发行,使其更加“以稀为贵”。此外,磁卡的价格相对低廉,又有实用价值,不同于名画、古玩、文物等高价值的藏品,寻常百姓也消费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