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搜尽“门墩”圆旧梦(2)

2010-06-28 08:26 来源:展现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这对门墩上镌刻的纹理凹凸有致,形象栩栩如生,两只大狮子面带微笑,匍匐在地上。它们的背上骑着一群小狮子在嬉戏,一幅家庭和谐的温馨画面。但李伟得到这对门墩也是颇费周折,因为门墩的主人说什么也不卖,担心犯文物买卖的错误。李伟来来去去光顾了数次垂花门,但主人还是坚决不同意。就在李伟为得不到这对漂亮门墩而惋惜的时候,事情迎来了转机。

    “那天恰巧大人不在,他家上初中的小女儿正在摆弄邮票。在和她攀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邮票不全,我立刻跑回家把自己收藏的邮票都拿出来,给小女孩凑了七十多张。”当四合院主人回来以后,看到女儿拿着一大堆珍贵的邮票,终于被李伟的执著所打动,把门墩送给了李伟。那时候,一张动物邮票的价格在市场上已经炒到了3600元,但是为了换取这对狮子门墩,李伟也顾不得多少钱了。

    现在,北京的四合院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李伟的门墩收藏似乎也将告一段落。李伟说,现在要做的是怎样将这些门墩好好地保护起来。2002年,李伟创建了松堂斋博物馆,位于琉璃厂一带。博物馆是清代传下来的二层小楼,明代雕刻的大象门墩,彩绘雕花的古朴门窗,就连门前的栅栏都按照旧时大栅栏一带的规格建造。展品从春秋年代的双鱼纹罗锅瓦,到民国石刻八仙门墩,近千件展品穿越两千余年。但是近年来琉璃厂一带门可罗雀,松堂斋博物馆虽然是全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却终究逃脱不了人迹罕至的境地。于是,李伟萌生了另一个想法,就是用他收集来的这些建筑构件,盖一座最传统的四合院,好让这些老物件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在国子监雍和宫附近,有四个牌楼,第一个牌楼的四合院就是李伟的家。如今,李伟已经把松堂斋博物馆整体搬迁到了这个四合院中,期望能令更多的人走进他的博物馆,来了解老北京的门墩和建筑文化。

    一个民间收藏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耗资数十万元,收藏了400多对门墩。别人收藏是为了将来增值,而李伟从来没有卖过一件藏品。他说,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老北京四合院的象征保存起来,给后代留些纪念。这是一个老北京人对北京四合院文化的浓厚情结。“当后人念起‘小小子,做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的童谣时,却发现门墩早已经成为历史,他们会作何感想?”李伟意味深长地说。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