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背后的记忆和信仰 时至今日,不仅国内很多人关注红色收藏,连国外藏家也对“红色藏品”十分追捧。 一般而言,红色收藏是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文革结束期间的藏品,包括像章、宣传画、文件、书刊、报纸、照片、证卡、布票、粮票等。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主线的民间红色收藏就已经开始了。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收藏门类,红色藏品往往与著名人物或事件有着某种渊源,是历史的见证者,一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省收藏家协会有关人士建议,“由于红色物品题材非常广泛,红色收藏重在选题制胜,可按像章、塑像、粮票、画像、报刊、瓷器、书法等分类收藏,单独形成一个个收藏专题。”例如毛主席像章,由于其设计制作水平高超,集绘画、书法、篆刻、摄影、陶艺、雕塑等艺术于一身,近年来收藏前景已被看好。 “红色收藏中最珍贵的还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物品。”有关人士说。在省收藏家协会,海南日报记者还有幸见到了我国三个革命时期的标志———袖章: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色泽渐褪的八路军袖章背面,半个世纪前的革命信仰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不怕死,不贪财,爱国家,爱同胞”。 其实,对于红色藏品的收藏者而言,财富或许已是其次,更珍贵的是藏品背后的历史记忆和人生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