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相武,这个吉林省收藏圈里的“大名人”。提起他,吉林省收藏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郭老师是吉林省收藏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由他参与创办的《找你》栏目,开创了全国首家收藏类电视节目的先河。现在,郭老师是我省各大新闻媒体的撰稿人和顾问。 一直以来很喜欢采访郭老师,老人家今年近70岁了,却依然神采奕奕。而他的人生经历就好像一部充满了惊喜、神秘、新奇的长篇小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收藏生涯中最得意的收藏品 走进郭老师家,一下子就被那许许多多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的根雕吸引了。都知道郭老师爱好收藏,却还不知道,他对根雕也有研究。“这个小屋就是我的小天地,我每天就在这里面研究我的收藏品。”郭老师站在书房里,自豪地给我们介绍他的每一样艺术品,陶醉在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小世界里。 说起郭老师的收藏品,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种,分了多少类,反正是研究了20多年,只要是能收藏的,就没有他不喜欢的。打开郭老师一个个包装精美的锦盒,真让人大开眼界。上到远古时期,下到民国时期,郭老师的收藏品中,几乎涵盖了各朝各代最具代表性的藏品,钱币、瓷瓶、古书、信件、铜镜、玉器……每个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都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及风土人情。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郭老师最得意的要数那套《纂辑草本》。这本书是同治年间,宫中的史官流传出来的手稿,内容主要是讲新疆伊犁地区的战争。该书署名为顾大人,据郭老师介绍,这本书相信是顾大人的后代从宫中偷出来后传下来的。这本书清晰地记载了当年的情况,也道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可以说,对调查研究清朝末期的历史有重大意义。 真正的收藏能展示出人的风采 采访中,郭老师一直在强调,“收藏不能为了发家致富,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定要有收藏的境界”。在郭老师看来,以收藏为主者,起到保留文化,使之系统化、集中化的作用。以收藏兼有商业行为者,则使收藏市场交流广泛、丰富藏品。以研究、著书立说等为目的收藏,汇集、继承、发扬和发展了传统文化,是收藏队伍中的精英,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往往出自他们之手。 作为一个收藏家,一个学者,郭老师很想告诉每个收藏爱好者,其实每一类收藏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作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们没有高档、低档之分,只是收藏者在确定收藏目标时,必须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经济承受能力。收藏古玩、字画、珠宝、古钱币、金银纪念币等藏品者,多为经济收入较丰厚、文化层次较高者。而收藏通用品、价值较低者或所谓“无价值品”者多为经济收入较低者。使用过的邮票、请柬、名片、门券、商标、糖纸、易拉罐、包装等,花很少的钱或者不花钱,仍可集藏出名堂来。收藏出自己的特色,展示出自己人生存在的风采,这才是真正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