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翁办算盘博物馆 曾经腰绑算盘躲文革

2010-06-21 07:59 来源:99康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有收藏瓷器书画的,也有收藏旧书钱币的,在中国当代收藏界,还有收藏算盘的。这位老家江阴、现居上海的九旬老人陈老先生收藏有算盘800把,算尺150只,算器50件,专业书刊上千册,相关资料3000多份。玩了那么多年算盘,终于办了个“陈宝定算具陈列室”。如今,老人与时俱进,又把博物馆办到了网上。    

    把算盘绑在腰带上躲过“文革”

    “我早年在银行工作,对算具很感兴趣。最早开始收藏是在1937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有的算具几乎都被毁掉了,只有七八件小玩意幸存下来,我把它们统统绑在腰带上,没人知道。”陈宝定老人介绍了他坎坷半生的算盘收藏史。

    陈宝定,1916年12月26日出生,江苏江阴人,如今退休了,就定居上海,因为一辈子喜欢收藏算盘,他就开设了“陈宝定算具陈列室”。在这个“算具王国”里,有明代的象牙小算盘和陶瓷算盘;有延安时代用山核桃做的“土算盘”;有盲人用的、不是用珠子而是用木片做的、就像百页窗那样可以翻动的“盲人算盘”;有将电子计算机与古老的算盘巧妙地融为一体的“电子算盘”……

    制作材料方面,有木质、胶木质、陶瓷、果核、塑料、布匹、纸、金、银、象牙等等;用途上,有开方算盘、清盘算盘、计时算盘、倍数算盘、显数算盘、教具算盘、儿童算盘、旅游算盘、练习算盘、钥匙算盘、挂件算盘等等;还有来自日本、美国、朝鲜和苏联的洋算盘,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宝贝算盘得来费尽功夫

    “陈宝定算具陈列室”那把最大的算盘是被称为“巨无霸”的一把大算盘。“巨无霸”的原件是解放前上海南京路上的“达仁堂”中药铺的一把算盘。这把算盘有200档,1400颗算珠,长4米;这把大算盘嵌在柜台上,供几个人同时使用,人们称之为“柜台算盘”。陈宝定征得店主同意,他带上相机,从不同角度给它拍了许多照片。当“文革”的风暴砸烂了这把算盘以后,陈宝定先生拍摄的那些照片,使得木工师傅能够依样画葫芦地把它复制了出来。

    一把“弹簧算盘”的得来也同样地充满传奇色彩。有一天,外孙女陪陈宝定上街买衣服,路过一家旧货店,陈宝定发现了一把“弹簧算盘”。这是当年商务印书馆的凌平君先生设计并申请了专利的算盘,在1936年,《良友画报》刊载了它的图片。50年来,多少回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现在,终于来到了陈宝定先生手上。看着那仍镶着“商务印书馆”的铜标识,激动的收藏家被卖主小小地敲了一下竹杠。这把算盘的发现,以事实澄清了弹簧算盘不是日本而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老人又开网络“博物馆”

    几年前,一位算盘爱好者向陈宝定老先生提出了开辟网上陈列室的建议。这一想法和老先生一拍即合,年轻时他学的是英语和财会,对新知识从来十分欢迎。老先生从平日节俭的积蓄中取出2万元,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网上民间博物馆问世了。老先生说,这一来解决了他的藏品陈列难题,二来使中国算盘文化借助现代科技,推广到了全世界,实现资源共享。

    老人开心地表示,网络收藏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收藏范围可以天上地下无所不包;至于它的快捷方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那就更不用说了。“伊妹儿”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传真也是蛮可爱的。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