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波:收藏百艘舰船

2010-06-14 09:31 来源:扬子晚报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手握前苏联驱逐舰舵轮的曹少波

    偶遇曹少波,见他正在摆弄几盏古舰船用的煤油航行灯。随他进入屋里,满墙满地各式各类舰船器材让人目不暇接。笔者不禁惊叹:这简直就是一个舰船器材博物馆!

    曹少波1980年从山东考入军校,入校时他带来了民国时期在省教育公署任职的外祖父留下的一皮箱字画。当时他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在书画收藏和研究上搞出点名堂。随着他所学航海专业课程的加深,他越发感到海洋和航海有着比书画更值得他学习和研究的东西。于是,他在不断学习航海知识的同时,把业余收藏的兴趣从书画转到了舰船器材和海洋文化上。

    1984年曹少波毕业来到了某快艇部队,先后成为副艇长、艇长,后因航海业务工作出色,被调到某训练基地航海教研室当教员。随着航海知识的丰富和航海阅历的加深,更加坚定了他收藏舰船器材的决心。为了得到更多的藏品,他甚至开始变卖多年收藏的字画。听说某海运学院要拍卖一批闲置船用仪器,他几乎倾其所有积蓄。竞卖开始后,仅一台英国制造的老式天文钟,就被上海一个收藏家喊到了一万二千元。懂航海的人都知道,在近代航海史上,天文钟是仅有几个国家能够生产且精密昂贵的航海记时仪器,当时只有大型远洋船只和天文台等少数单位拥有。拍卖锤已经举起,不容曹少波多想,他咬牙喊出了一万四千元的天价。没人再竞争了,可钱却成了难题,他只好杀鸡取卵,应急低价变卖了珍藏多年、本打算带给藏友观赏的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的“三酸图”。现在,天文钟这一难得一见的藏品,在曹少波的仓库里已有5个国家生产的10种型号25台。

    在漫长的收藏经历中,曹少波饱受艰辛,仅为了收藏100多个舵轮,他就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30多趟往返于宁波、厦门、福州、大连、威海等20多家拆船厂,寻访了10余个省市的50多位货主。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追求,曹少波已经拥有了包括英国、美国、前苏联、希腊等20多个国家、30多种舰船的数千件物品。在问到今后的打算时,他说,收藏不是根本目的,目的是通过对藏品的收集和研究拓展海洋文化;通过对藏品的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了解航海。此时,笔者不禁想到,在几次随海军舰艇编队出访中,葡萄牙、希腊等航海发达国家,都安排我官兵参观航海博物馆,他们都以本国拥有悠久辉煌的航海史而自豪。采访结束,笔者和曹少波有一个共识,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航船收藏品,不只是放在收藏家的手中,而是能够在专门的博物馆里同广大关心海洋和航海的人们见面。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