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新:小石头大境界

2010-05-31 10:46 来源:德藏收藏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他曾是隐藏在民间的藏石高手,收藏有各类名石数百件;
  如今,他的收藏已经浮出水面,旋即引来各大拍卖公司的征集热潮。

  他最早收藏的石头一般都是百元左右买进,万元上下卖出;

  他说经古代文人玩过的、传承有序的石头,如今已是拍卖场上的天价拍品了;

  而且,文人赏石市场相比于书画、瓷器等领域,目前仍属被普遍低估的价值洼地。

  2009年的春节刚过,乔建新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紧接着国内艺术品春拍市场就开始启动了。乔建新每天接待的从第一拨至最后一拨上门的客人,几乎都是拍卖公司方面到他这里来征集赏石拍品。除了接待访客,乔建新还要见缝插针地外出“采购”。如今的经济萧条期内,对于收藏家来说却是一个可以抄底的好机会。乔建新说他要在这个牛年里加大买进石头的数量。

  尽管中国自古就有文人藏石、赏石的传统,但相比于传统书画、古代瓷器等交易市场,文人赏石在中国拍卖市场引起广泛重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源于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推出的赏石专场拍卖,最贵的石头成交价超过百万元。随后,浙江的西泠拍卖迅速跟进,去年秋拍时也举办了一场赏石专拍,成绩不菲。今年春拍中,北京歌德也将推出赏石的拍卖专场,其中重要拍品的征集很多就来自乔建新的雅宜山房。

  疯狂的石头

  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化痴迷的乔建新,长时间一直从事着快餐行业,慢慢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3年的“非典”时期,被迫暂停营业的乔建新受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博学院院长陈步一的影响,决定改行收藏石头。短短的不到6年时间,乔建新收藏石头的藏室“雅宜山房”已经在业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历史上从宋朝开始,就正式有了“赏石”收藏的概念。当时文人们将一些形状凸凹、造型奇特、表面纹理秀美的石头,与文房四宝等物品一起摆在书房案头上,并给这些石头配上硬木底座,甚至在上面题诗铭款。后经过历朝历代文人们的挖掘、把玩、鉴赏与品评,一块块天然的石头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也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文人情怀,最终成为和书画、瓷器等艺术品比肩而立的、重要的收藏品类。

  然而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赏石却像被中国人遗忘了一般沉默了很多年。直到2000年2月的某一天,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苏州古典园林布局的中国馆“明轩”,举办的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上,一位名叫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的美国收藏家,推出了自己收藏的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立刻艳惊四座。至今,那次展览仍可称为是赏石收藏史上的一座丰碑。

  香港苏富比2008年4月11日的“翦松阁”专场拍卖中,14块石头除一块流拍外,其余以少则几十万多至几百万港元的价格被中外收藏者悉数举牌拿下。相对赏石拍卖的第一次尝试来说,这一次是空前成功的,它证实了一块石头可以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神话”。同时,它也标志着理性的赏石市场在收藏圈内的初步形成。更多的人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一个艺术市场的冷门:赏石。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