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者曾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从外地人手中“淘”到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52年前《武松跨马游街·寻兄见嫂》的话本。 曾先生说,他最近在网上发现有人在叫卖王少堂表演的扬州评话《武松跨马游街·寻兄见嫂》,这是江苏省第一届曲艺观摩演出大会扬州会演区扬州代表队当年的话本。曾先生和卖主几经商讨,终于如愿买下。据悉,《武松跨马游街·寻兄见嫂》话本,扬州曲艺团目前也没有。 记者看见,该剧本装订处有些破损,封面写着“扬州评话:武松跨马游街·寻兄见嫂”,“表演者:王少堂”,最下面则注明“江苏省第一届曲艺观摩演出大会扬州会演区扬州代表队”,时间为1957年10月19日。打开后,只见这是16开蓝色油印本,共16页,标题写着“武松打虎(下段)”“武松跨马游街·寻兄见嫂”,旁边注明是王少堂口述,马光芹记录。 翻看了该剧本后,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指出,扬州评话《武松跨马游街》实系《武十回》之第一回,此油印本乃是马光芹女士整理,与通行的“扬州评话研究整理小组”(孙佳讯、孙龙父执笔)整理的铅印本《武松》在文字上不尽相同,因而有比较研究的学术价值。 韦明铧特别举例说明两个本子的文字差异——铅印本《武松》中猎户和武松有一段对话是:“我们老爷在前一时期出过张告示,告示上说明:无论军民人等能将老虎打死,有五十两信赏纹银。你老人家既然精拳捕虎,应当进城到县衙门领赏。”“哎!咱从来不贪意外之财。不要!咱不要!”而在油印本中,这段对话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县主太爷早有告示在外,无论军民人等,能够将老虎打死,有五十两现赏纹银。你太爷跟我们一齐进城当堂领赏。”“这个银子咱不要!”“有钱你为何不要?”“咱的生性不贪意外之财!” 两相比较的结果,韦明铧认为铅印本更为简洁而便于阅读,油印本更接近口语而体现王少堂书台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