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差,这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青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代街巷、寺庙、教堂及旅蒙商号旧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办完公事后,我在当地市委办公厅同志的陪同下,信步走向附近的“明清一条街”。此街古迹众多,游人如织。在此街不仅可以观赏到明清以来呼和浩特的市井风貌及民族风情,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各种风味小吃,购买到古玩字画。 有着收藏爱好的我在一个个古董摊前巡视,在一家古玩店门前的地摊上,摆着一长排古旧书籍。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我精挑细选,总共挑出了12本“老版书”。这其中包括:《铜墙铁壁》《海岛女民兵》《古玛河春晓》《遥远的戈壁》《连心锁》等。虽说这12本书谈不上“古色古香”,但品相均在八九成左右,而且有几本居然是“文革”时期出版的,值得一藏。交款时,卖书的老者见我挑选的都是些“老版书”,十分惊讶,连夸我是“懂行人”!12本书,他只肯收我50元钱。我再三道谢,喜滋滋地抱书而归。 回到下榻的酒店,我躲开所有应酬,细细地翻阅这几本书。《铜墙铁壁》是著名老作家柳青的早期作品,195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2开本,245页。这是一部描写陕北农民在解放战争中支援前线的长篇小说,它以1947年沙家店战役为题材,反映了主人公、共产党员石得富带领群众办支前粮站的故事,曾于1958年、1976年两次再版。《海岛女民兵》是著名作家黎汝清的代表作之一,197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大32开,305页。全书讲述了同心岛民兵队长海霞同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部长篇小说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影响了几代人。《古玛河春晓》是沈凯的代表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7年出版,620页,32开本。这是一部反映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进驻边疆,进行剿匪和“屯垦戍边”的长篇小说。小说对新疆的风土人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遥远的戈壁》是现代蒙古族小说家阿敖德斯尔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2开本,444页。作品描写了战争年代内蒙古骑兵部队的战斗生活和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气魄雄伟,充满浓郁的草原气息。此书后来还被译成英、法、日等多国文字。 抚摸着这一本本穿越时光的“老版书”,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英雄群像,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杀声盈耳的战场,仿佛正和朴实的农民们一道,在广阔天地里奉献青春!时光荏苒,事易时移,但不屈外侮、捍卫自由的民族精神,却定格在历史的扉页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