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兴:杨浦工贸集团职工杨浦区收藏协会理事 世博会是展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成就的一次盛宴。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民间“世博人”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这座城市一步步迈向美好的过程。杨浦工贸集团职工孙茂兴就是这样一位,身兼杨浦区收藏协会理事的他,呈现出了一场别样的“世博会”。 今年56岁的孙茂兴已经集邮29年、收集徽章21年,从女儿出生起就开始制作家庭档案。自从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以来,他就开始“收”而不“藏”,2004年以来,他收藏和制作的家庭档案已经展出了30多次。 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孙茂兴有了新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个人收藏在世博会期间做一次展览,让更多的人通过历史的徽章来了解这座城市的变迁。 20多次免费展出 5月24日,杨浦区图书馆举行“上海解放60周年”系列活动,孙茂兴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徽章在图书馆大厅进行了一次公益展示。 “这500多枚徽章凝结了上海近60年的历史,基本揭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孙茂兴说,即使是外地人第一次来到上海,看了这些徽章也会了解这座城市的变迁过程。 这组徽章的名称叫作“上海城市记忆”,当天上午9时到下午3时30分,不少人在这些徽章前驻足。不同的是,中老年人似乎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徽章更感兴趣,而年轻人更乐意从校徽中找到自己的母校。 这是过去的20多次徽章展出中的一次。有的街道文化中心已经向他发出邀请,希望孙茂兴的徽章能在当地免费“悬挂”展出几天,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徽章,因此也非常乐意把它们借出去。 21年不间断收集 从1988年起,孙茂兴就开始收集徽章,如今,他收藏的徽章已有五六千枚、4000多种。每个周末,只要不下雨,他都要到杨浦区包头路的收藏市场转一转,淘一下有什么值得收藏的徽章。 孙茂兴说,他的徽章来源主要有三种:出钱购买、同“好”交换、亲友赠送。1993年,在肇嘉浜路太原路集邮市场,他碰到一位南京市收藏爱好者,对方的衣服上别着一枚“中国奥委会”的徽章。最后孙茂兴出价40元将对方的徽章买下。当年,40元相当于他工资的六分之一。 期望世博会期间办个人展 起初,这些收集到的徽章只是钉在孙茂兴家衣橱的旧布上。2004年4月,上海市档案馆在外滩新馆举办《百姓档案话发展》专题展览,但他的徽章收藏题材庞杂,没有分类整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参展机会。 受这件事启发,孙茂兴利用三个月中午休息时间,将所有徽章进行分类专题整理,共分为:上海城市记忆、体坛纵横、文革年代、集邮票品、厂徽校徽、胜地游览、综合徽章等。其中各大类又分为小栏目,如“体坛纵横”又分为体育组织、体育项目、奥运会、全运会、乒乓球、跑步、冬季锻炼、军事体育、学生体育等。 随后,这些徽章也从衣橱的毛巾上转移到玻璃镜框里,现在又被安排在存放钱币的盒子中。 今年4月25日,上海市第三届档案馆日开幕,孙茂兴展出了自己的徽章,主题就是“上海走向世博会”。这是他收集的徽章第二次以世博会为主题进行展出。 在孙茂兴展出的徽章中,很多是上海地标性质的建筑,比如豫园、国际饭店、上海大厦、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大舞台、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科技馆、浦东机场、上海博物馆等。 随着世博会临近,孙茂兴心中有个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在明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他能将自己的徽章收藏展示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的历史。他说,将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200天或者100天的时候,写信给有关部门表达这个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