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家苏振光的故事

2010-02-07 11:16 来源:防城港日报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国庆前夕,我国著名影视喜剧演员、主持人侯耀华一行来到位于南宁市白沙大桥附近的邕州老街,颇有兴致地浏览着这里的奇花异卉、奇珍古玩、名人字画。当他来到老街中段的“柳德轩”时,不禁停下了脚步,兴致勃勃地走进店里。他完全被店里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各臻其妙的花瓶吸引住了。平素喜欢收藏的侯耀华情不自禁地与店主人、广西著名陶瓷工艺收藏家苏振光聊了起来。对陶瓷工艺,古今中外,各种流派,苏振光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侯耀华听得频频点头,连连称是。他对苏振光的那些瓷瓶爱不释手,啧啧称叹:好货,好货。有年代,不错,很不错!共同的爱好使两人一见如故。临别之际,侯耀华还热情地说,苏振光如到北京一定要和他再聊聊。

    当笔者得知此事后,于近日登门拜访这位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过的名人。

    奇!奇!奇!当笔者走访了广西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医务所医师、陶瓷工艺品收藏家苏振光以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种感叹。

    走进苏振光的家,你会吓一大跳:二室一厅的居室上上下下摆满了倾其积蓄买下的2000余件色彩绚丽、形状各异的陶瓷工艺品:桌上桌下,柜里柜外,床上床下、地板上、古董架上、茶几上、箱子里,触目皆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论年代,唐、宋、元、明、清、民国都有;论质地,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论形状,溢金流彩的柳叶瓶,古色古香的官帽架,玲珑剔透的玉壶春瓶,光滑细润的天球瓶,威武粗壮的将军罐;论产地,仍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俱全;论题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包罗万象。什么“水浒群雄”、“八仙过海”,“羲之爱鹅”、“桂英戍边”、“精忠报国”……难怪圈内专家说他不光收藏多而且广又深,而其文化品味之高更为少见。

    这些瓶是他长达40余年多次前往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陶瓷产地去考察,不顾山高水远,路途艰难,肩担手提弄回来的,每一个瓶都有一种情趣,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苏振光的收藏经历颇为奇特。1967年正值文革时期,那天他在北京,他从天安门广场向人民大会堂走去,谁知路上竟将鞋弄丢了一只。时值隆冬,寒冷难耐,于是他返身回去找。路过在人民大会堂右侧时见一人手拿着一个古罐走过,喜欢陶瓷工艺品的苏振光不觉眼睛一亮,便拦住那人,问其在何处得到此物。那人告诉他,是在故宫文物商店买的。苏振光大喜过望,连鞋也不寻了,马上赶去买了一个宋代竹筒。

    后来他到宁明县去插队。在他插队的村子里有一个曾在北洋军阀军队中担任过师长的老头,他回乡时带回不少古瓶。苏振光知道后便缠住老头要买瓶,但老头不敢卖。苏振光好说歹说,最后终于以40公斤粮票成交了一瓶一罐(元代古瓶)。说着,苏振光拿出其中的那尊金顶兽头将军罐让我看,真让我眼界大开——这罐酷似颐和园的白塔造型,金顶兽头,精巧别致,让人叹为观止。

    正观赏间,在旁的苏振光夫人给我递来一只玉手镯——啧啧,它竟有70公分大小,墨绿温润,很是逗人喜爱,这样大小的玉镯笔者还从未见过,真让我大开了一回眼界!

    当笔者的目光停留在一对高1.5米、上面用生动笔墨描绘了许多小孩嬉戏图案的瓶时,苏振光告诉笔者,这是一对叫“百子戏春”的“陪嫁瓶”,这瓶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江西临川有一位颇有名望的陶瓶工艺师,膝下只有一女,视为掌上明珠。他精心为女儿制成了一对“陪嫁瓶”,瓶上人物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可谓精美绝伦。当时有人愿意出2万元买下,工艺师不允。后其女到美留学,工艺师也到景德镇去了,这瓶便留在家乡让乡亲保管。不久即发大水,家乡人为保这瓶,冒着生命危险将两瓶埋入地下,待水退后再挖出来。苏振光得知此事后,便不远千里来到江西临川,一番苦缠硬磨,工艺师终感其诚,破例以2500元的低价“卖”给了他……

    他收藏的故事还真不少。

    今年已58岁的苏振光,说起陶瓷工艺品来,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笔者听得兴致盎然,什么美人肩、转心瓶、梅瓶、胆瓶、什么釉上彩、漏彩、粉彩、五彩……但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收藏陶瓷工艺并不是为了“钱”,而是追求一种高品位的知识享受和艺术情趣。所以当有人愿意出20倍价钱买他的宋代竹筒时,他婉言拒绝;有人以不菲的价钱买他的元代将军罐时,他一笑置之。有人说他“傻”,可他却不屑一顾,他说:“我收藏陶瓷工艺品,是因为它能使人感到祖国文化传统之优良及伟大,且能开拓娱乐视野,陶冶生活情趣,既能增加学术知识又能怡乐无穷……”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