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酷爱饮料,迷恋各种味道的可乐,享受二氧化碳混合着无数的气泡,滑进喉咙的那一刻,并对火红的易拉罐瓶着了迷;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走过一个城市,就把对这个城市的爱与失落装在盛放咖啡的杯子里带走,走的城市多了,咖啡杯摆满自家的书柜;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称“盖帮”,还做着别人眼中的乞丐活:一个个废弃的饮料或酒瓶盖,在他们眼中成了独一无二的宝贝,无数的瓶盖铺撒在地板上,那一刻他们拥有了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群人的藏品就是——盛装饮料的各式“杯具”。 他们因可乐聚在一起 最爱泡沫升起那一霎最恋瓶身上那一抹红 蒋军拿出一张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一罐深红色包装的可口可乐罐身。这是罐樱桃味的可乐,成都大多数超市里都买不到。而类似的口味独特的可乐,在蒋军家里随处可见。“樱桃可乐、青柠可乐、生姜可乐、胡椒可乐……”他随口就说出了好几种喝过的可乐口味。喝可乐,是他自小就养成的习惯。“不知道从多大开始,就离不开它了。”蒋军打开一罐香草味可乐,仰着脖子咕噜咕噜地喝了一大口。他最爱的就是咖啡色液体滑入喉咙的一刻,二氧化碳混着气泡散发出来,轻轻地刺激着喉头,不禁让人心神一振。“我认识的很多朋友都喜欢可乐,每隔几周我们就会聚会一下。” 和蒋军不同,正在西南交通大学读研的“Because”对可乐的收集更为广泛。“我的柜子里,都是全国各地出过的可乐,还有纪念版,限定版什么的。” “Because”说,一开始只是喜欢喝,后来觉得可乐罐样式很丰富,自己又很喜欢代表热情的火红颜色,所以就有意识地收集喝过的瓶罐。这一收集,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打开自己家中的收藏柜,满满一柜的可乐瓶罐整齐地排列着,映红了他的房间。“这两罐是在越南出的可乐,叫春来燕归,去年去那里旅游的时候,就买了回来。这4罐是中国足球队打入2002年世界杯时出的纪念版,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在网上淘换回来齐整的一套。” 他们的组织叫“盖帮” 我们买饮料是为了杯子、瓶子和盖子 “Because”说,能收集到品种如此多的可乐瓶罐,全因加入了一个叫做“盖帮”的网上群落。此群落中人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在很多城市都有“分部”。成都的分部叫做“西南区可乐收藏”群。“其实就是一个可乐周边收藏小组啦,在这个小组里,有收集不同口味可乐的,有收集可乐瓶罐的,有收集可乐商标的。不仅如此,群里还有收集各种饮料瓶盖的达人哦!” “我现在正水深火热地收集瓶盖,并发动家里人喝,逼急了我去废品回收站去寻找!我现在去超市就在卖饮料的柜台那儿看半天,找自己没有的瓶盖。有的自己其实超不爱喝,但为了瓶盖都忍了,这个就叫买椟还珠吧。”“虾仁”是成都分部内一名元老级“盖友”,说起瓶盖他就兴奋得不行。不光是可乐盖,只要遇到自己心仪的饮料或酒瓶盖,总是忍不住想收藏。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外提着一瓶BACARDI(一种古巴的朗姆酒),瓶盖上是一支蝙蝠图案。为了得到这个瓶盖,不太会英语的他竟然尾随了人家两条街。“最后连比划带猜,那个蝙蝠瓶盖还是被我搞到了,哈哈。” “盖帮”成都分部有近60个成员,互称“盖友”。因为别人眼中不值钱的瓶罐和瓶盖聚在一起,很难得。因为收集的东西和饮料容器有关,分部在网上还有个别名,叫“杯具”收藏组。 她的“杯具”里装满了回忆 带走了城市杯也捎走了城市印象 “盖帮”成都分部里有一个“盖友”,因为自己的藏品而显得与众不同。“虽然我收集的不是盖子,但我的宝贝们可是真资格的‘杯具’哦!”网友“living”酷爱旅行,也是一个星巴克发烧友。每到一个城市,她就把这个城市的星巴克咖啡杯收藏带走,作为曾经到过这里的凭证。“living”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美国西雅图,在那里收到的白底咖啡色“派克市场”杯是她的心爱之物。“‘派克市场’是星巴克在全世界开的第一家门店,也是很多旅游爱好者到西雅图的必玩之地。杯子上面的Logo保留了传统星巴克的Logo,独具特色哦。”每次旅途归来,回到成都家中,“living”就在书柜上添上一两个新的星巴克城市杯。杯子越多,代表走过的路也越多,旅程中的悲喜感悟好像在杯子里填得满满的,溢出来浸到心田,总是很温暖。 每两周一次,“盖帮”成都分部会进行一次聚会。少的时候七八人,多则10多个人。“living”只要在成都,总会积极地参与。“在帮中认识很多朋友,每次聚会去吃盘火锅,再找个茶馆聊聊有没有新的收获,还要交换各自收藏的‘杯具’,安逸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