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被狙击的背后图谋

2010-04-29 08:34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大企业背后的博弈,并不仅仅是企业层面

  一纸广场协议,日本经济陷入了20年的衰退,至今没有恢复元气。25年后,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成功超越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丰田陷入“召回门”。

  据媒体统计,因踏板问题,丰田目前的召回数量已超过其去年718万辆的全球销量,为此将付出约135亿人民币的代价。

  丰田召回门事件是否是一场“广场协议”似的狙击战呢?丰田是否就一蹶不振?谁又会是受益者呢?

  丰田的确应该为它的产品质量问题付出代价,但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丰田召回事件背后真正的故事。

  层层狙击

  大家在看热闹的时候,用脑袋想想这几个问题:丰田召回事件公众关注度为什么陡然上升?美国车召回真的比日本少吗?为什么美国媒体不穷追猛打福特呢?福特召回的次数和数量比丰田只多不少。

  2009年9月14日,加利福尼亚中部地方法院要开始第一次听证丰田质量诉讼,丰田还在麻痹之中,觉得靠律师就能摆平,所以拒绝道歉,拒绝承认自己的车有质量问题。可是这时候,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总局出来了,公布加州巡逻队长车祸一家死亡案(因驾驶雷克萨斯ES350轿车时发生撞车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因为这么短的时间,也没法完成正式调查。初步调查的结论是:“事故发生当时地板垫卡死油门,不合理的油门设计可能为事故原因”。换句话,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目的就是要打压丰田。

  在9月30日,丰田以为只要低头认错就可以息事宁人了,所以宣布召回380万辆“脚垫门”汽车。可是还没等丰田忙过来这个问题,狙击点又转向了丰田车的其他问题,甚至从美国扫向日本,操作丰田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存在刹车失灵的问题。再把用同样零部件的本田汽车也扯进来,最夸张的时候,你看华尔街日报日本专栏十条里八条都是召回。

  到了11月,丰田以为只要认错了就没事了,可是狙击点再次转移,美国ABC电视台在25日采访美国汽车安全专家,他们说丰田这个维修方案是治标不治本的,制动系统的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消除。而与此同时呢,美国交通部连续发出三次新闻公告,严重关切丰田的问题,要知道,在11月当月这样的公告一共才有四个。

  12月份,丰田承受不住压力,又召回了380万辆车。美国已经把这件事情升级到贸易战的层面了,这样对丰田的狙击就不仅仅是福特的事情了,而是美国政府的事情了。

  听证会陷阱

  这就是第三个时机,政府全面介入的时机。国会调查,9个小时的听证会,完全是美国国会议员给你设计好的。丰田章男的出席长短和形成都是人家预设好的。

  这个预设好的议程就是先听受害者控诉,再听国会内的大佬定调,然后呢就请一个汽车专家来讲解技术,让大家觉得前面说的都是对的,当然了,心里的疑问还是非常多,这时候再请丰田章男同志上台接受大家的问询。换句话说,议员憋了半天的问题咆哮而出,而且越尖锐越有可能上晚间新闻的头版头条。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