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是打出来的
干部不是任命出来的,而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有名有份”做成事相对容易,但“无名无份”也能做成事,那才叫真本事。这样的干部就是靠自己的业绩把头衔“打”出来的。打出一个师就是师长,打出一个军就是军长。紫光不去扶“阿斗”,做事前不会给你“万事俱备”,因为这样的条件谁都能做,不一定需要“你”来做。例如,紫光有一个光盘事业部,整个部门只有几个人,却将光盘这样的小产品从零起步做到了国内市场第一名。以前,他们是大事业部下面的小项目组,公司高层根本关注不到这样的小业务。但两三年后,他们的业绩和发展速度让领导层刮目相看,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团队。随后,公司决定,将其从其他事业部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事业部,给了他们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在紫光也并非只有成功才能被任命为“将军”,有时“无功而返”的人也能得到赞赏,并被提拔重用。因为每个业务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业务还处于探索期,失败是难免的。但公司更看重的是这名将领在战役中的表现,尤其是在撤退时的状态。如果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样的人今后是不能用的。相反,能够多方运作、全身而退,将公司损失减少到最小的人,才是真正难得的人才。紫光一定会给他机会,承担更重要的使命。《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就是这样的将领,在诸葛亮六出岐山兵败退蜀之时,在其他各军皆有所失的情况下,他还能够处变不惊、从容断后,边撤边打、无一兵之失,充分表现了他作为将领“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质。
家花就比野花香
紫光不倾向于使用空降兵,也很少到其他企业去“挖”人。主要是考虑到一个心态问题。在紫光,非常强调“感恩”的思想,即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之外,还有“清华紫光”多年确立起来的“品牌”助推。紫光是一个难得的舞台,有好的“灯光”、“音响”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拥有作为清华大学校属上市公司的信誉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银行等机构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果你有“角儿”的功力,那一定可以在这个舞台上“长袖善舞”、被业界关注。因此,当个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应该正确看待紫光这个舞台的功绩,要怀有“感恩”之心。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事的心态是平和严谨、不骄不燥的。而一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处理问题的心态则只会更多地看到别人对他的不足。“空降兵”是公司从别的企业“求”来的,他们放弃了原来公司的良好前景,机会成本较高,因此对新公司在待遇、资源以及支持等方面往往抱有很大的预期,在做事方面也会流露出更多的优越感。但有时成功是难以被复制的,在别的企业能够成功,并不意味着在本企业也一定能成功。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可利用的资源,“南橘北枳”的现象正是如此。紫光历史上也曾使用过空降兵,但效果并不理想,或许也缘于个人心态与企业状况等因素。因此,紫光倾向于启用自己培养的人才,尤其是那些有能力但经验欠缺的年轻人。公司通常会将一些新业务交给他们,在实战中考验,在赛马中识马。谁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紫光,“家花就比野花香”!
在就业中创业
紫光是清华大学的校属公司,其企业文化保留了很多校园文化的特色。
编后语:记者在与周萍女士聊天的过程中,丝毫感觉不到作为管理者的高高在上,相反,更像一位邻家大姐,亲切、知性、睿智、干炼。正如清华紫光的管理理念一样简单、高效、健康,也许正是这种氛围,正是这种别人看起来很“各色”的管理造就了清华紫光的今天,反其道而行也证明了清华紫光在管理方面的胆识和气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