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孙子兵法》学营销管理(2)

2010-05-17 10:06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B.“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放在最前面,表示营销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是关系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C.“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天地孰得,指天时和地利是否达到完整“借势”?法令孰行,强调内部资源是否达到“可控”?

  D.“兵众孰强?士卒孰练?”武术有云:“一力降十会”以少胜多毕竟是战争中的小概率。

  E.赏罚孰明?以法令达到资源工具化的目的,从可用到可控的过度。

  4、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始计篇》

  点评:

  A.从哲学的认识论讲:令敌人“主观与客观相背离”,丧失成功的条件。

  B.从方法论讲:8个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做到了吗?)

  C.从佛道家讲:十年修炼,要的就是修炼出“化身”出来。如果有不同的化身,就能解决不同的难题,即为得道者。一个营销高手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面对不同的营销情景修炼出相应的化身(解决思路)的过程。孙悟空有72变,猪八戒有36变,所以后者技穷而前者胜!

  D.要敏感竞争对手的气场,演变出相应的化身来“干掉他们”。

  5、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

  --《军形篇》

  点评:

  A.在营销实践中,营销管理者要掌握“关键少数”原则,对品牌定位、渠道设计、传播思路等要命的环节反复审视,将最坏的情况考虑清楚。力求“不要刚出头就被敌人干死”,即“先为不可胜”。下一步“活下来后再谋求活得更精彩”,寻找敌人的软肋,瞅准时机予以痛击,即“以待敌之可胜”。

  B.在策划实践中,资深品牌营销专家陈轩经常强调“先不出错,再求出彩”原则!

  先不要求你“惊天地泣鬼神”,先展现认真的工作态度,研究项目、研究客户,发挥出中等业务水平,从而保证不出错;然后,再运用科学的创意手段,整合团队智慧,谋求出彩。

  C.“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句话十分深刻。“保证自己不被打败”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能不能打败敌人”确实由敌人所掌握的。有点拗口,翻译成现代化就是,“先暴露破绽者败!”或者是“打败自己的永远不是敌人,而是自己”,营销管理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保护好自己的“软肋”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敌人的软肋疯狂痛击即可。

  D.“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不可强求。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