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 ”(3)

2010-05-13 07:45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五年渠道转型

  “稳公司”在企业经营中有着异乎寻常的耐心。1999年开始,在拓展产品线跟进市场的同时,步森同步进行从批发到专卖的渠道转型。

  首先,步森大都是在老客户基础上进行改造,给予试点经销商最大支持,再以点带面,推而广之。其次,步森以产品品类的逐渐丰富为基础,以渐进方式同步推进渠道转型。到2004年,步森产品终于全部退出批发市场,进入专卖店零售终端。随后,在保持步森品牌以广告拉动进行上行营销的同时,开始重点打造金牌终端,推行以金牌终端体验的下行营销,让顾客真正体验步森的品牌内涵和产品品质。

  步森的五年转型看似缓慢,会错失商机,但却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利于公司稳健,不至于在转型中猝然倒塌;二是在转型过程中,充分照顾了经销商的利益,使公司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而转型中的情感和文化沉淀,将使企业的稳健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

  将品牌内涵落到实处

  在品牌内涵构建上,国内大多男装品牌都在打概念,即营造一种品牌感觉。事实上,由于缺乏实实在在可以依托的品牌落脚点,这种品牌传播方式和品牌内涵构建非常脆弱,并且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投入进行维护。企业品牌一定要和产品定位相符,过度拔高品牌且无法落到实处则没有任何意义。近年来温州等地出现的过度拔高品牌定位,由于无法落到实处,而痛失市场的品牌很多,值得深思。

  那么,随着产品结构和渠道的变化,步森的品牌内涵该如何延伸? 2008年,步森在武汉纺织大学建立中国舒适男装研究中心,以“舒适男装”为主打口号,结合商务和休闲全男装品类的产品结构,提出了“更舒适、更活力”的品牌内涵。由于“舒适”概念可以实实在在落实到纺织面料、制作工艺、裁剪等具体操作层面,品牌内涵依托点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可以落到实处。

  在步森调研的几天里,当地的“同山烧”令我们印象深刻。这种农家高粱酿制的白酒,泛着琥珀色泽,酒性温和、入口甘醇。“同山烧”之韵味,正如“稳公司”之气质:性温、甘醇、持久。

  商界教父柳传志认为,在中国的事情要顺势而为,不能强来,不能急,看准目标,然后拐大弯,不要临时拐急弯,拐急弯容易熄火,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企业成长历程中淬炼出的丰富而生动的商业智慧。华为在规定“要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或高于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战略目标的同时,还确定了“把土夯实了,撒上一层,再夯实,稳步前进”的行动原则。“‘火箭式’成长的‘巨婴型’企业大多是短命的”,不是万科击垮了顺驰,同样,也不是步森击垮了其他没落的男装品牌。制约和促进企业稳健增长的因素往往来自于企业自身。

  “稳公司”阔清了一个企业应该作为和不应作为的基本界限,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坚守最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着眼长远,夯实基础,仍然是一门必修课。当把这些基本的事情做到极致时,一个卓越的“稳公司”就快诞生了。对步森来讲,已经成为“稳公司”的优秀代表,至于如何走向卓越,公司仍有长久的路要走。

  理性看待“稳公司”的

  “快”与“慢”


  黄江伟 黄江伟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顾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速度”、“奇迹”、“翻番”等,一时间,“落后就要挨打”、“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弯道超车”等理论甚嚣尘上。如今,在喧嚣、浮躁之余,大家终于开始关注、思考、剖析“慢”的意义、“稳健”的价值、“长寿”的难得。对于这种“慢”与“快”的关注、“稳健”与“飞速”的思考、“长寿”与“短命”的剖析,在一种相对的时空中,探寻现实的位置与坐标,这种努力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很有必要。

  那么,该如何看待“稳公司”的价值?企业经营是一场“长跑”,既然是“跑”,“慢”和“稳”只是一种“辅助量”,也就是在合理分配体能。从这个角度去探讨“稳公司”的意义与价值,去剖析“步森案例”的经验与特色,或许将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待“快”与“慢”对于企业长线经营的影响与意义。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