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无不希望在企业经营中获得“好运”,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危机中转危为安,而这正是儒家经典《周易》所要“显灵”之处。我们今天当然不会像古人以占卜进行决策那样荒唐和无奈,但是不妨反其意而用之,透析管理中出现的“短板”,从而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可资借鉴的管理工具。
破解绩效考核难题
科学管理采用还原方式对管理单元进行分解,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早期非常奏效。但是当我们把这种模式运用地整个系统中时,却常常暴露出意想不到的“短板”。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绩效考核失灵,比如绩效主义一度毁了日本著名企业索尼。既然绩效管理被认为科学,为什么成功率不高呢?用《周易》思维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
绩效管理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管理工具叫平衡计分卡,它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把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测评指标,为经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有意思的是,平衡计分卡中内部流程、客户、财务、学习四种指标可以视之为文王方位图中的“四正”,与震、坎、离、兑相对应;再按照目标、指标、计划、评估四个环节组织实施,恰好与《周易》中的八卦形成对应: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目标计划流程评估财务学习指标客户
八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能割裂开来。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指出,索尼失败的根源是从1995年左右开始实现绩效管理,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这看来并没有错,但是当它蔓延为绩效主义的时候,按照《周易》的精神,显然忽视了八卦之间的合力。
原来,与《周易》中始终强调的中位观念相结合,八卦形成了一个数群:
巽4离9坤2
震3中5兑7
艮8坎1乾6
在这个数群中,无论从横直方向、竖直方向和斜直方向将三个数相加,其和都是15。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抽象为思维上的意义,称之为系统质。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时,必须注意在各部分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种系统质,比如诸葛亮的八卦阵。尽管后人难以复原诸葛亮的八卦阵,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八卦阵之所以神奇,就是因为敌人无论从哪一个方位进入此阵,都会受到同样强大(都是15)力量的打击。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绩效主义为什么会一度毁了索尼,那就是它在使用平衡计分卡这个八卦阵时,形似而神散。用天外伺朗先生的话说,“失去了集团激情、挑战精神以及团队精神”。那么,破解绩效考核难题的对策自然是重整和保持平衡计分卡“八卦阵”中的合力,表现出太极思维的神韵。除了各个环节有科学的配比之外,既要防止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又要有主有次,系统质随时随处都不会减损。相信读者会生发出更妙的联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