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吉祥物象征寓意(3)

2010-04-03 17:42 来源:百度空间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猴子与民俗

    猴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成为最大众化的“万能之神”。列举一二:

    1.炕头上的“护娃猴”。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家炕头上,常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头狮),是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爬行的幼儿的。母亲将一根红绳系在石猴腿部的圆孔上,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据传说,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子长大以后精明能干。

    2.码头上的“护航猴”。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在木船靠岸系绳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的顶端,似在东张西望。老艄工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3.拴马桩上的“避瘟猴”。陕西、甘肃、山西一带,特别是陕西的渭南地区,几乎村村都有拴马石桩,许多拴马桩的顶端都雕有石猴,称“避马瘟”。

    4.贺寿之神“抱桃猴”。猴子与“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缘。自然界的猕猴天性喜食桃子;《西游记》中也有孙猴子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故事。“蟠桃”在中国民俗传说中有两层意思:一曰长寿;二曰“驱邪”。宋代王安石《除夕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有以桃木驱邪的意思。猴子“神通广大”,还被古代的人寄予“祈雨”、“求子”等希望。总之在人民生活中,无论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口头,乃至寺庙石雕、居民建筑都有“猴先生”的位置。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