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文化渊源

2011-07-01 23:13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红木家具的文化渊源起于文人墨客。它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文人崇尚自然,因而对黄花梨木材的行云流水的纹理和温润如玉的质感情有独钟。同样也对紫檀的绸缎般的光滑肌理和金属般的光泽,以及内在的典雅和肃穆的气质百般崇尚。

    明清历代,文人阶层博古之风盛行,用红木制作的博古架,以及相匹配的客厅、书房组合也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也促进了该类家具发展。

    现在,红木家具就是品质与文化的象征,有学问的人爱之内涵,成功人士爱之价值……红木这种明朝以后代表宫廷和权贵的独特材料,现在已经被不同背景的人珍爱并珍藏。红木家具又是家具中的珍品,值得爱的理由至少有三:一是物以稀为贵:红木家具原材料是选用珍稀的紫檀、黄花梨、黑檀、鸡翅木等名贵木材,这类木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棵成材的树至少要生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最重要的是这类材料已经越来越少了;二是造型优美,现在的红木家具多是明清时期的款型,经过造型、雕刻、打磨、油漆(腊)等多道手工工序,往往都是雕工精细,形态优美;三是因为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深厚内涵,东方文化崇尚端庄的行为举止,有的时候一把造型简练圆润的明式官帽椅就很容易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当然,一千个爱红木的人可能就有一千个理由,希望你在读完本文之后,也给自己找到了个爱红木的理由。

    红木之美 刻在木头上的文化

    现代的红木家具大多秉承明清家具的风格与特色,同时又采用新的工艺与现代技术根据现实环境而有所改进。所以红木家具的美感,一是来自于它所代表(或是后期仿制)的明清高雅韵味;二是来自于精良的工艺和严谨的选材。

    中国人对家具的审美观点是由内向外,从里及表,非常重视其文化内涵,要求神形兼备。红木家具淳朴端庄、外柔内刚,即外观形体简朴对称,天然材色和纹理宜人。红木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德国学者G·Ecke在《中国花梨木家具图考》中总结加工红木家具的三条基本法则是:非绝对必要不用木销钉;在能避免处尽可能不用胶粘;任何地方都不用镟制。即不用任何铁钉和胶粘剂。所以红木家具的造型和工艺中明显的民族性是对许多收藏者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所以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可见红木家具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变化、完善、和发展的。红木家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红木家具的流行与影响遍布全世界,红木家具富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和民族形式,红木家具的发展也注重与西方家具文化的交融与兼容,并且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家具的发展,因此中国红木家具是世界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