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清朝·(图)
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椅子一般都是前后腿穿过椅面,上下一体连做,所有座面下无束腰。清中期以后情况大为不同,有束腰的椅子越来越多,是重形式而轻结构的一种表现。此椅保存完好,连原配藤编软屉都毫无损坏,是清代家具中最有代表性的家具之一。

榉木小灯挂椅 ·清朝·(图)
通高835mm,典型“苏做”小型灯挂椅,比一般常见制式小些。造型简练、用材粗硕、有一种稚拙的雅趣。

榉木夹头榫小条凳 ·清朝·(图)
此凳为案形结构,四腿足侧斜显著,采用夹头榫联接。独板厚材,腿足线脚及牙头都做得憨厚纯朴,宋元绘画作品中常出现这种条凳。

黄花梨小交杌 ·清朝·(图)
由八根直材构成,是交杌的基本形式。此马扎是清代中期所制,与北齐绘画作品中出现的交椅形象没有差异。民间使用的交杌,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它的原来结构。

紫檀五开光坐墩 ·清朝·(图)
面径340mm,成对之一。面心用瘿木装板,采用落堂踩鼓式,当为清代中期产物。

有束腰瓷面圆凳 ·清朝·(图)
高490mm,八件之一。现收藏于颐和园,当为康熙时期制造。此凳全身光素,四足带托泥。凳面心瓷板为专门烧制,图案为螭虎灵芝团花,超脱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