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审美文化与现代家具设计(2)

2010-07-10 14:52 来源:设计知识资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1.3 装饰审美文化

    明王士性《广志绎》载“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在家具制作中,明人鄙视“雕绘文饰,以悦俗眼”,充分利用和展示材质色泽和纹理的自然美,不饰雕琢,装饰洗练,深得清幽淡雅、纯朴大方之韵味。“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有如洗尽铅华的反璞归真,意味隽永。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尽弃繁褥,对表面装饰惜墨如金,只在某些部位略施粉黛,稍加刻划,便具有画龙点睛之妙。装饰与功能之争由来以久,装饰太多则流于浮华,装饰过少则趋于死板。明式家具的装饰以点代面,以简代繁,与结构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匠心独运,技艺精湛,正应了现代人所说的“结构性装饰”。

    2 明式家具所具有的现代设计理念

    当造型和材质完美结合,当世俗与格调水乳交融,当人的营造与人的心性共鸣,由此凝成的艺术,于人所谓赏心悦目,于物真堪几世把玩。“以神统形,以意融形,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明式家具真把人带入了这种境界的。而明式家具以古典之身立于现代之世,同样不卑不亢,风姿绰约,传统就在眼前,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美国西雅图博物馆的现代艺术馆里就陈列着中国明式家具,其简练优雅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简约理性不谋而合。正如王世襄先生所说,在现代设计风格的室内摆放着明式家具,竟也那般和谐。

    而从家具设计上来讲,早就有西方的设计师吸取明式家具的神韵创造出一流的作品。例如丹麦的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于1949年设计的一把中国椅,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份嫌重,少一份嫌轻”的完善地步。众所周知,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始祖,深刻影响着西方建筑室内以及家具设计,它为世界提供了朴素理性的美学理念,极简主义以及几何分割的线条和空间。其与明式家具审美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种家具设计背后的现代审美观与中国传统美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具有本质的精神内涵,其中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永恒的美学法则和形神相融的神韵与意境。

    3 现代家具设计的澄明之路

    传统并不限于时间,它是流动的。现代家具设计中无论是标榜继承传统还是崇尚现代之作,很多作品都给人以只是依赖于表面形式而非内在生命的感觉,他们的目标更多地指向眼睛而非心灵。这样显然是个误区,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变革因缘,所谓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性与两重性。哲学上,古典一词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而现代性也代表了精致和谐,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光辉,其核心便是理性精神。然而,在启蒙神话和宏伟叙事光辉里面的现代性理性一路发展壮大,战无不胜地跨向解构与自我解构,最终导致游戏规则的紊乱,使传统理论纷纷失效,而又无法提供新的系统解释。从而导致深度的削平,历史意识的断裂,主体的零散,精神价值的非中心化与不确定性等。只有重新审视我们长期忽视的现代性的断裂本质,真正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推根溯源,与时变通,才能设计出有关乎心灵与记忆的永恒之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传统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性范畴。

    除了把握现代与传统的张力,对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来讲,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民族设计符号并不就代表设计的真正民族性审美内涵。从荣格提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的人类集体无意识”来看,设计的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刻意追求的“民族性”无疑是“骑驴找驴”的做法,民族性符号语言本源于这个民族特有的心灵基础,从设计一出生就烙下了深刻的民族性印记。那么显然,所谓设计的“继承传统”决不意味着简单地回到过去的设计语言形式风格,而“崇尚现代”也决不仅以提供新奇为目标,它们的意义均在于发掘与我们的生活、心灵和记忆真切相关的东西,它们的目标均应指向“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理想。(原文刊载于2010年第1期《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