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具谈现代中国风格家具的创(3)

2010-06-19 10:36 来源:设计知识资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3.1 植根于传统文化

  创造现代需要透析过去,对传统没有透彻的了解就不可能开创出现代的中国式家具。传统文化是积淀的,这种积淀是我们可遵循的思维源泉。有传统文化为基石,作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文化也面临着新时代、全球化等诸多问题,但积淀在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和中国的人文精神依然能引起很多当代人的认同和共鸣。这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而且是割不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的家具业出现了新的面貌,但现代家具在一味追求机械化生产、强调经济效益、开掘实用功能的同时,却常常会忽视了情感的体现和精神的寓寄。因此在当代设计中“文脉”、“人性化设计”、“民族化与国际化”、“地域性”这样的主题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以及国际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并强调在高科技的设计中突显高情感。因此当今的设计师当然不应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只会使设计出的家具失去灵魂和依托,是不会具有民族性,也不会有持久永恒的艺术魅力的。

    3.2 把握时代脉搏

    但现在人们一提到“中国风格”,往往会习惯性地联想到明清家具或“红木家具”。而将中国传统装饰符号简单叠加,或堆砌传统材料,成了当今很多家具设计者或厂家的惯用手法。这一现象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对“现代中国风格”的理解上走入了误区。开创中国风格不仅仅意味着对传统的刻意模仿,这样的设计只会走进死胡同里去。设计应该以现代的生活为基础,自然而然地将中国文化的根和西方文化之长融合起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传统设计的单纯的简化或忠实的拷贝,而是用一种进化的方式,对过去的特点,做出延续,对历史中、传统文化中的本质形象进行提炼。家具的发展和演变有其自身的轨迹,它随历史时期的变更而不断更新、演替。现代生活方式较之古代生活已有巨大变化,家具风格、功能也应相应变化。要创造“现代中国风格”,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提出新的观念,设计新的生活方式。

  3.3 吸收外来文化,立足民族迈向国际

  中西方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中西方家具风格也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外来的理念。西方现代家具的设计思想以新材料、新技术为先锋,中国的家具业面临这样冲击的同时,必须以一种从容坦然、而又审慎理智的态度去面对。吸收外来文化营养,加强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必然有利于传统民族风格的更新发展。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文背景下,如何融合东西方文化来架构现代的家具设计,是探讨“现代中国风格家具”中重要的一部分。

    当今中国家具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需要充分的挖掘。当今的设计师必须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载体,并融入现代文明发展的气息。这样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将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中产生。设计者应从模仿和东南西北大同小异的怪圈中跳出来,并以开阔的胸襟面对世界家具设计领域,在古今文化交融与中西文化合壁的构思下,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风格家具!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