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美学(二)(2)

2010-05-04 08:36 来源:设计知识资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事物太拙则流于粗糙,太细致则显得僵滞。我们所寻求的美感是一种自然的朴拙。朴拙应可用日文中的佗(wabi)和寂(sabi)做解释,意为安静、受风化过的、手制的、不规则、有机、自然、低调的色彩及简单。朴拙使人类与大
自然处于平等地位,不论是立即或长久的自然变化,两者皆同时参与其中。朴强调自然的材质与色彩。朴拙质感呈现较厚重的比例以及强而稳定,而非脆弱易碎的外表。拙使用较厚实的材质、重视风化的效果。拙带有不完美的特质以及给予平静、祥和的特质。

    中国家具,朴拙看重材料的本质及其由于历久风化与使用所形成之皮骨(包浆亮)。容易风化的材质如:竹材,以及软木像是柏木、栎木、榆木和楠木等,较之耐候之硬木如:黄花梨和紫檀更能得到朴拙的要素。

    朴拙不仅见于风化不均的木材表面,漆面亦可清楚地看出家具如何被使用。漆面磨损最多的部位,当是最常碰触或抓拿的地方。源自山西之榆凳(图9),椅座和座者两脚搁放之管脚枨,几乎都不见漆面。腿柱和其他部位,漆面依然紧紧附著,因为座者难得会碰触到这些地方。自然磨损的过程亦有助于鉴定家具的年代,以及可能使用的情形。

    图9 方凳,山西,19世纪,榆木,黑漆,宽33公分,深33公分,高53公分,台北私家收藏。  


    朴拙家具的比例常较经典造型者略显厚重。它们往往较纤瘦优雅细致者更为坚固,稳重和具功能性。如此,四面平桌(在所有中国桌子造型中可说是最为简练以及最优雅的一种)当中带有较厚牙板者可称得上“朴拙”。中国知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则将此特质称为“厚拙”。通常黄花梨家具做工考究,注意比例和尺度。反观这张出自山东的四面平桌(图10),马蹄脚有了磨损,霸王枨又过大以及由比例失衡窄框所围成的宽敞桌面,使得整体看来笨拙也欠完美。然正因不完美,倒加深了手工制作、不复杂的特质,而给人一种朴拙的感觉。

    图10 四面平桌,山东,16世纪,黄花梨,长104.6公分,宽45.4公分,高76公分,台北私家收藏。  


    基本上,朴拙的家具还得视个人接受程度和使用方便性而定。近来有些古董商为了家具的“贵相”,常把朴拙的家具修理成像似新的一般;也有的坚决反对修理时破坏漆面,因为害怕会失去原味。过猷不及,如果家具表面漆掉到会沾手,甚者风化磨损到根本摆不稳,那也绝非强调朴拙之美的原意。

    朴拙的事物与空间,可以让人消除紧张、放松精神。这也许是为何明代的艺术评论及鉴赏家文震享(1585-1645)主张要用古家具来布置居家的缘故(注: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从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衍之暇,以之展经史,阅昼画,陈鼎里彝,罗肴核,施枕箪,何施不可。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欢实深。《长物志 卷六》)

公司标志
编辑:珏阗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