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样图案的题材主要分为几何纹样、文字图案、植物纹样、器物纹样、景物纹样、动物纹样和人物纹样。 几何纹样用直线、曲线及其粗细变化,或由线构成方、圆、六角等多边几何形,还有菱形、方胜、锭胜等含意吉祥的几何形图案。在几何形中,“卷珠”是被常用和活用的纹样形式,可以发展演变为“卷云”、“如意”、“卷叶”、“蟠桃”等富有传统特色的纹样造型。有时在家具的牙条与角牙(夹角)处设一颗“卷珠”,就能使死角变得活起来。 几何纹样具有抽象的美学品质,组合形式可疏简可繁密,应用广泛。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对于线的运用独具风格。“以线造型”、“以线为骨”、“骨法用笔”(线描画法),都是前人对装饰艺术形式美法则的经验总结。在家具装饰线纹表现上,例如木雕工艺所作的“竹爿纹”、“鳝肚线”,就形象地表现出浮雕线条的形态特征。 文字成为图案纹样,前提是文字的内容与字体。吉祥文字是常用的纹样题材。如“福”、“寿”、“喜”(或双喜),“春夏秋冬”、“丰”、“乐”,寓意吉祥的文字内容,加以装饰化的字体设计,有意味的形式就有了艺术观赏的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将诗文用作纹样装饰。如《天马赋》屏风,以行楷书法字体经刻制变为装饰。 植物纹样在家具装饰中最为常见。植物纹样包括花卉纹样;卷草、卷叶纹样;树形纹样;蔬果、瓜瓞纹样。花卉纹样中以牡丹、荷花、梅兰竹菊(四君子)最为多用。“宝相花”图案就是以牡丹与荷花的同构造型,构成传统花卉图案的经典纹样。其他如“松竹梅”(“岁寒三友”),也是寓意吉祥的传世之作。兰草、叶子有多种样式,叶子图案中的卷叶、搭叶、缠枝花草,是将牡丹、菊、荷、芭蕉等植物叶子变化成卷曲状态的纹样形式。瓜果如佛手、灵芝、葫芦、桃、葡萄都是传统的图案题材。这些题材常用常新,艺术常青。瓜与藤蔓连绵变化成“瓜瓞纹样”,在近代海派家具装饰上较为多见。蔬菜瓜果同卷草卷叶相结合,又借鉴西洋雕塑工艺手法,使家具纹样富有生活意趣和时代特色。 器物纹样包括博古器具、生活道具等古今工艺器物为题材的图案纹样。明代紫檀嵌玉炕柜门面上即用炉、瓶、文房四宝等多种器物散点组合成纹样。器物纹样多含吉祥意义,如传统的“如意”、“瓶”、“磬”、“八吉”、“八宝”、“暗八仙”等图案,以及古钱币、铜器等都是特具传统吉祥文化色彩的纹样题材。 景物纹样以山水、园林较为常见。家具中的山水、园林纹样是依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章法,以山石、水纹画法为基础,结合雕刻、镶嵌、彩绘等工艺技术进行制作。如明代的山水座屏,画面表现月夜山水景观。景物纹样多见于屏风、橱柜等幅面较大的器具装饰。 花蝶庆春动物纹样是以珍禽、异兽为主或配上花草植物的装饰图案。例如龙、凤、麒麟、鹤、鱼、蝙蝠、蝶以及牛、羊、马等十二生肖动物最为常见。构图上常取“团花”(圆形适合图案)、“喜相逢”(对称转换式)等形式,以成双结对纹样设计最为大众喜闻乐见。 人物纹样以“福”、“禄”、“寿”(“三星”、“三神”),“和合”(二圣)、“八仙”等装饰形象为主,或结合山水、园林背景描绘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人物纹样多用于屏风、箱、橱、柜的装饰,也用于架子床纹样装饰。人物纹样的工艺制作在漆器家具上最为多见。在木制家具上,常用浮雕或镂雕加工。 艺术家具种类丰富,装饰形式与工艺手法也因此而变化多样。就明清动物纹样中的龙纹来说,则有夔龙、螭龙、拐子龙、香草龙等变化。这些纹样方圆自如,盘曲有致,稚拙中见灵巧,把先秦工艺装饰纹样灵活应用于当时的家具装饰,收到了借古开今的艺术效果。 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家雷圭元先生把中国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线造型,写实的概括手法,有程式而不拘束;构成法则,左右相称,长短相形、前后相随,高下相倾、曲直相结、大小相成、宾主相应、虚实相生。剖方为圆、依圆成曲,以几何形骨格作为基地。”(雷圭元《图案基础》)家具纹样的装饰形式亦遵循这样的法则和原理,形成了适合家具特点的精美的装饰纹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