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阳故宫中清宁宫的室内格局与家具(2)

2010-03-31 14:48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2.3供桌

    现今清宁宫神堂内设置的祭祀家具格局是祭祀时的场景,清宁宫的厅堂又称为神堂,是祭祀的地方,满族旧俗中有以南为大,以西为尊,以北为卑的习俗,因此堂子祭祀都设在西山墙,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因此祭祀的家具摆设主要围绕西炕进行布置,如图2所示。神堂前设置两张形制相同的红漆夹头榫,色彩以工褐色为主,属于满族祭祀家具的传统惯用色彩,徒刑粗犷、浑厚,结构上力求简洁,桌腿采用夹角榫,其优点是加大了桌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结点刚性,使桌面与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同时又能把桌面承重均匀地分布传给四足上来;装饰上,腿足和牙条线脚平直,无阴阳线脚装饰,通体光素,无雕刻、装饰纹样。供桌左右设置一对红漆实木宫灯,古朴、庄重、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清宁宫的神堂家具考虑到功能的需要,严谨、庄重、得体。西炕上并连摆放着两张红漆束腰齐牙条炕桌,上面摆放有神龛。

    3沈阳故宫清宁宫室内东暖阁家具

    3.1炕几

    按照书上解说,炕几属于矮形桌案的种类,几区别于桌的显著结构特点是几的正面要窄于桌、案,如图书资料所示,另一显著区别是腿的结构约束,腿在四有的称其为几,四足缩进,不在四角的称之谓案。清宁宫东暖阁的炕几通体朱漆,其色彩有异于厅堂而皇之家具色彩,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已经脱漆,造型结构上,其式样大方简练,长方形造型,从结构上看,基本形式是几面与两端立板和几腿接合处属于三碰肩相交结构,牙条加四个矮老,矮老之间装老实木嵌板而成;装饰上,腿足为方形平直落地,牙条和足部无线脚装饰,无束腰,通体光素,无雕刻及其他装饰手法。远看纯朴而沉寂,近看凝练而浊温润;从功效上来看,此炕几创作了摆放装饰性瓷器外,不定期供皇太极日常陈列书籍之用。其特有的结构是明式家具的典型常用手法,造型特征与厅堂家具的粗犷有较大的区别,是汉代的体现。

    3.2炕桌

    炕桌是矮形桌案的一种,有一定的态度,通常超过它本身长度的一半,如图3所示,清宁宫东暖阁南炕上的朱漆束腰三弯腿雕花炕桌具有典型的明式风格。色彩上,该炕桌通体朱漆,显得很雅臻、凝炼,色彩上有别于厅堂家具的典型做法,四腿采用三弯腿造型,也是区别于厅堂家具的腿足直而方的特征之一,所谓三弯腿是指先向内再转外,然后到了足底再转外,,或外翻的一种腿的形制。三弯腿的造型倍显柔婉,雅致,为取得弧度,不惜剖割大料,而又把它造得精细、圆润、实属不易。束腰窄如线形,给人头缩肩挺的印象;装饰上,足有雕刻,模仿兽足,足腿部雕成虎爪足式样。炕桌腿足的上部外弯外丰满,足底起阳线,流畅自然,浑厚端庄。线脚装饰在牙条上抽出壸门式曲线造型轮廓,不夸,不过,过渡顺畅。


    3.3地桌

    东暖阁室内地桌有紫檀嵌百宝镙钿梳妆桌,高束腰马蹄足挖角牙雕花长条桌,如图4所示。紫檀嵌百宝螺钿梳妆桌在清宁宫的家具中可谓尽显风采,在表现家具的华丽方面,装饰手法中的镶嵌是不下于雕刻的另一种方式,主要使用在漆艺家具中,它可以达到比雕刻更为华美的效果,并且其工艺也堪称繁琐。百宝嵌的工艺程序是直接在漆地上或木胎上挖出凹槽,再将螺钿,金银片,珍珠宝石及其它各种名贵物料,经过加工后,做成镶嵌物,粘贴在漆、木胎上,组成绚丽多彩的紫檀百宝螺钿梳妆桌,从色彩,少装饰、造型粗犷截然不同。该桌从色彩上看:朱漆,通体五光十色,绚丽多姿,造型式样上:三弯“S”型腿式样,桌面 箱形结构,顶面与四周立面围合封闭造型,装饰上,通体嵌螺钿、珠宝,桌底拉档处用相连接的三个圆环钱币图案的纹档作装饰,尽显完美与尊贵。

    高束腰马蹄挖有牙雕花长条桌,如图5所示,该长条桌是东暖阁室内一红木扶手透雕成套摆设的的家具,明式家具的惯例是无束腰和直足、有束腰的是和马蹄足紧密的相连的,因此,此高束腰马蹄足挖角牙雕花长条桌是传承了明式家具的精华之作。颜色上:通体红木本色,清漆,平添其高贵气质。装饰上,牙条与牙子架采用透雕与浮雕结合的装饰手法,束腰与牙条部分采用题材为卷草纹样,角牙透雕形式,题材为云纹与卷草之间,接合方式是角牙采用短边留榫,装入插在腿足上端的榫槽里。角牙长边裁榫,与长条桌的牙条连接的接合方式。长条桌的腿部截面为圆面,足部为马蹄做直腿着地。该长条桌在造型上有明式家具的影了,但在装饰上,强烈地体现少数民族性格的热烈奔放,少有掩饰的风格特色。

    3.4坐椅

    椅子是供人们凭坐,有靠背的坐具,式样和尺寸差别很大。东暖阁的东山墙成对摆放的红木扶手透雕椅形制尺寸大,其形制与厅堂家具满族特征的家具有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色彩上、木材本色、涂饰清漆,比厅堂家具颜色要自然、华美;造型上,扶手椅的造型近似明代玫瑰椅,区别是靠背尺度高于玫瑰椅,相同的是靠背挖空,上下冒头与头档成“回”字形,该扶手椅的四腿秀直,圆形截面,无拉档,因此增大了椅子的内部空间效果,这种空灵造型风格有别于厅堂家具的粗犷特征;装饰上,雕刻技艺精湛,雕刻手法的特点是“远看大体,近看细小”表现出大中有小、强弱虚实的对比态势,此对红木扶手透雕椅的靠背雕卯题材为如如意云纹式样,牙条雕刻为如意云纹攒边面成,其刀法圆润、转折灵活,足部加粗并承接一个圆球,属于一个连做式,足部的造型做给人轻盈的感觉,这一线脚手法可算是明式家具的做法,而装饰图案,题材的选用也表现出其汉化的特征。

    大理石椅是东暖阁内靠西墙与大理石桌成套摆设的椅类之一。大理石椅属于镶嵌家具的一类,镶嵌始于我国商代初期,明式家具少镶嵌装饰,到了清代中后期镶嵌装饰手法已近顶峰,技艺精湛,选材广泛,除常见的石材、玉、竹、镙钿外,到清代又新发展了骨木、珐琅和瓷嵌等。大理石镶嵌在明末清初较罕见,特点是镶嵌面积大不同于其他材质,往往镶嵌于较大面积的桌面,椅凳面、几面和椅北有的心面等,与镙钿镶嵌形成鲜明对比。东暖阁的大理石的选材属于云灰大理石,其特点是底色为灰色,灰色底面上常有天然云彩状云彩状纹理,看起来美观大言并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家具饰面板中的精品,色彩上:通体朱漆,与灰色大理石协调自然,高贵,造型上,无线脚装饰,大理石桌椅子的腿部采用方形腿,直足延伸着地,无雕饰。靠背是大理石镶嵌而成,中间实而四角虚空,椅面板下牙条较宽、无弧度,看起来有坚实稳重感,扶手镂空攒接回纹结构,整体光素,端庄。该大理石椅采用的大理石镶嵌技术也不例外满族初期家具所少见的,这也是汉化中的又一实例。

    沈阳满族后宫清宁宫室内厅堂家具,无论是帝王居住炕上家具的格局风格还是神堂家具的古朴造型,都表现出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从厅堂字炕上大方、简洁的家具到暖阁庄重、雅致的家具,都能让人眷恋生情。其特色的少数民族家具式样,从文化上讲,是我国文脉不能断缺的一部分,并以其独特气息赢得其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同时向世人展示出满清文化的丰富内涵。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