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是有靠背坐具的总称,明代椅子的样式大体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和交椅4种。靠背椅是指有靠背无扶手椅子的统称,主要有灯挂椅、梳背椅等。扶手椅常见的样式主要有官帽椅和玫瑰椅。圈椅之名得之于其靠背如圈。交椅实际上就是有靠背的马扎,可分为直后背和圈后背两种。 凳子又叫杌凳、杌子,是指没有靠背的坐具。明代的凳子样式主要分方凳和圆凳两大类。此外,还有形制特大,雕饰奢华的宝座以及坐墩。 宝座是皇宫中特制的大椅,因是宫中御用物,遂称之为宝座。宝座没有成对的,在室内有固定位置,放在厅堂中心或其他显要位置。宝座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 灯挂椅因其造型似承托油灯的灯挂而得名。其基本特征是:搭脑向两侧挑出,座面下大多以牙条或券口、圈口装饰,背板或镶嵌玉石,或雕花。四边的子,有单,也有双,还有前低后高的,以圆腿为多见。 明代考究的灯挂椅多用紫檀、黄花梨等制作,民间则多用榉木和榆木,造型简洁挺拔,是明代家具的典型之作。 官帽椅因其搭脑出头的式样似古代官吏的官帽而得名。搭脑和扶手两端都出头,称为四出头官帽椅。搭脑和扶手两端均不出头称为南式官帽椅。椅背大多用一块整板做成,形状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整体造型简练,装饰精而不繁,体现了明代家具造型的特点。 梳背官帽椅由官帽椅衍生出的一种式样,背部和扶手下部做成梳背形式,故名。梳背椅柔美而协调,充分体现出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线条流畅、轮廓柔和优美的特色。此类椅子一般成套陈设于厅堂之内,以作接待宾客之用。 圈椅因其靠背与扶手如圈而得名。圈椅始见于五代、北宋,至明代流行。明代圈椅曲线流畅,极为美观,坐在其上,扶手极其舒适,故受时人喜爱。圈椅用材多为圆材,方材罕见,扶手一般均出头,下承鹅脖,与整体连成一气。圈椅为室内使用的坐椅,在厅堂陈设及使用中大多成对,单独使用的较为少见,明式圈椅的椅式极受世人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