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成绩 内地票房两周破2亿元 因为对影片内容并不了解,对主演莱昂纳多也不太感兴趣,《盗梦空间》刚上映的时候,李小姐在影院选择了观看《线人》。看到论坛中《盗梦空间》铺天盖地的讨论,加上朋友的强力推荐,两天之后,李小姐再次坐进了影院。看过电影,她成为办公室“盗梦”讨论小组中最积极的一个。“《盗梦空间》甚至已经成了一道可供网友群体娱乐破解的谜题。”李小姐笑着说。 截至9月12日,《盗梦空间》登陆中国仅仅12天,其票房已突破2亿元。在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上映前,《盗梦空间》以压倒性气势“统治”各大影院排片榜。然而,这部当下炙手可热的大片在内地的开场秀却略显平淡。影片在9月1日零点首映,因前期宣传不多,零点场并不火爆,全国各大城市影院基本上都只开了一个厅,上座率仅六至七成。 这种平淡并没有持续多久。根据百度贴吧统计,影片在国内上映的第一天,“盗梦空间”吧就登顶当日“上升最快贴吧”,日均发帖量从零飙升至数千帖。一时间,《盗梦空间》在微博、各种论坛上受到观众热捧和讨论。凭借着口碑传播效应,这部宣传攻势并不强的电影在首周就取得过亿元的票房。 在全球范围,《盗梦空间》早就掀起了一阵热潮。7月16日,《盗梦空间》在北美“梦幻式”开场,3792家影院、7100块银幕全面上映,首映周末票房高达6280万美元。这一票房成绩轻松拿下了非续集科幻片的亚军,仅次于《阿凡达》的7700万美元票房。此后,《盗梦空间》保持了非常优异的票房曲线,第二周产出票房8000万美元,第三周5040万美元票房。最终,《盗梦空间》在北美获得2.7亿美元票房。 北美战绩骄人外,《盗梦空间》全球市场同样风生水起,仿佛病毒一样超速发展蔓延开去。影片首周放映规模较小,仅在9个地区、共约1830块银幕上映,产出票房1650万美元。第二周,影片放映增至38个地区、5650块银幕,海外市场票房已有8570万美元。第三周,影片放映规模扩大至51个地区,影片海外市场票房超过1.7亿美元。截至9月5日,《盗梦空间》全球总票房已经逼近7亿美元。 营销策略 招式一发布神秘病毒网站 为配合电影的诡秘气息,发行方可谓挖空心思大玩悬念。在《盗梦空间》刚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人们几乎找寻不到一丝影片的剧情梗概和剧组内幕,这给影片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2009年,华纳兄弟开通了《盗梦空间》官方网站。但在网站的首页上,只有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陀螺和剧情又有何关联?片名“Inception”是什么意思?对于人们的这些疑问,片方一概不公布。 影片的最初“亮相”,是从一件奇怪T恤开始的。今年4月的旧金山WonderCon展会上,部分观众得到这样一款T恤:T恤正面图案是一个奇怪的机器,背面是一个QR二维码。事实上,T恤正面印制的是片中核心道具——可以让使用者与他人共享梦境的“梦境机”,而背面二维码则暗含一个网址,它把人们指向一个病毒式营销网站PASIVDevice.org。这个网站其实就是一本“梦境机”的使用说明书。 与此同时,一些记者和电影从业者也收到了神秘礼物:装有一个陀螺和一个U盘的小铁盒。U盘中预存了影片的预告片,盒子上的QR二维码则指向另一个电影网站Mind-Crime.com。这个网站分4个宣传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内容提供,如海报、预告片等,但网友若想看到这些内容,则需要完成迷宫游戏之类的小任务。对《盗梦空间》首张先行概念海报进行爆料的美国记者表示,这张海报深藏于《盗梦空间》电影官网的一个叫“心理犯罪”的迷你游戏中。参与者需要先按照要求设计一个复杂的游戏迷宫,才能完成游戏,取得海报。 《盗梦空间》还有一个病毒网站,其地址隐藏在一些街头海报里,这个网站叫做“What Is Dream Share”。该网站以匿名博客的形式,介绍了梦境机的源头和理论基础,试图揭开所谓“盗梦”的阴谋。 招式二普及梦境科学知识 此后影片的宣传也没有从剧情入手,而是围绕片中核心创意“梦境机技术”、“意识犯罪”等展开,普及梦境科学知识。这样,观众在观影前既对影片有了初步了解,又对这一独特创意产生好奇。 据了解,宣传人员专门拍摄了一段导演诺兰采访梦境科学家的视频,探讨梦境科学、意识犯罪原理的视频。这段短片达到了良好效果,很多网友对片中描绘的梦境科学前景产生了兴趣,开始思考这种技术在未来是否能实现。一些媒体也借机做了一些科普宣传,把这个话题连同影片一起炒热。 招式三让营销走向街头 接下来,影片宣传从网络转向线下。电影上映前几周,营销人员在纽约街头的两幢建筑物上分别悬挂了巨型海报,一张是建筑外立面卷曲,露出里面的楼层,另一张是从大楼顶层窗户泻下滚滚洪水。两张海报的逼真程度足以以假乱真。巨型海报既突出了电影在视效上的特点,非常符合影片宣传语“The Dream is Real”,也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影片造势再立一功。 近一年的病毒营销,也令《盗梦空间》在上映前一个月获得美国Spike电视台颁出的“最期待电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