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高毛利产品热销的五大方法(3)

2010-05-06 09:46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上层带动法

  中高毛利产品往往都是中高档产品,因此,在切入市场进行推广时,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通过锁定目标消费群中的意见领袖,从而整合相关资源,并采取聚焦的策略,来带动整个市场对产品的消费。在上层带动法中,可以利用6Os分析法,来制定推广中高毛利产品相应的配套上市措施:

  1、购买者(occupants):研究谁是这些中高毛利产品的购买者?购买者是否是消费者?购买者的购买心理是什么?有什么购买需求?确定了谁是购买者,就明晰了推广的主线。

  2、购买对象(objects):即购买者看中的是这些中高毛利产品的哪些方面?是购买它的高性价比,还是购买产品的档次或品位,抑或是其他的情感需求?比如,购买“脑白金”,其实购买的就是它的“礼品”定位等。明确了购买对象,有助于企业产品诉求点的挖掘,从而通过独特卖点(USP)的宣扬,来吸引和打动购买者。

  3、购买目的(objectives):即购买这些产品动机是什么?是自身消费,还是作为礼品送人,抑或是其他目的等等。清楚了购买目的,可以较好地选择匹配的产品销售渠道。

  4、购买时间(occasions):即购买这些产品的具体时间集中在那些时间段?有没有核心销售日?购买的频次有多高等等?明晰了购买的时间后,可以确定上市或推广的最佳时机或时间段。

  5、购买地点(outlets):即通过哪些渠道或地方来购买产品,购买这些产品是否考虑便利性,购买者对哪些渠道较为信任。渠道与产品要匹配,同时还要注重一些特殊渠道的开发,比如团购、网购等。

  6、购买行为(operations):即购买产品是冲动性购买还是理智性购买,其所占比例有多大,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主要会参考哪些要素或指标等等?深入研究购买行为,有助于制定产品的推广策略和促销策略。

  明确了以上六点,作为厂家和销售经理就可以有的放矢而因地制宜地采取“攻关”策略,从而通过富有杀伤力的营销手段,来不断地俘获目标购买人群或消费者。

  案例:江苏某一酒厂在拓展郑州市场时,走的就是一种上层高端路线。由于该款白酒价位较高,因此,如果按照一般的市场操作手法,进行零售终端、餐饮终端铺市时,就有可能因为知名度不高而面临“尘封”货架的局面。通盘考虑后,该企业采取了通过联络在郑的政界、商界、金融界、新闻媒体等领域成功的人士召开同乡联谊会、茶话会等形式,免费让这些人士品尝该产品,同时根据未来这些客户的消费潜量分析对这些人群也进行ABC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人给予定期免费赠酒、上门回访、电话拜访、发放金、银、铜消费卡等系列措施,从而让这些意见领袖的“后备箱”里经常放着这家酒厂的产品,通过这些意见领袖聚餐、宴会等的传播和饮用,再加上该款产品品质较为优良,口碑效果好,因此,这家酒厂的产品很快就在郑州高档消费人群中流行开来。

  在当前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日益看涨的今天,充分地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消费,有时可以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